故人南省幕,退食佩珊珊
出处:《癸卯二月十二日常熟阻雨寄吴门分省同官》
元末明初 · 陈基
一棹琴川路,频年此往还。
海风寒挟雨,戍火夜连山。
泽国龙分节,边城虎据关。
故人南省幕,退食佩珊珊。
海风寒挟雨,戍火夜连山。
泽国龙分节,边城虎据关。
故人南省幕,退食佩珊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基在元末明初时期,于癸卯二月十二日,在常熟因雨受阻,寄情于吴门分省同官的复杂心情与景致。诗中通过“一棹琴川路,频年此往还”两句,展现了诗人对琴川水道的熟悉与情感寄托,以及多年往返于此的深厚情感。
“海风寒挟雨,戍火夜连山”描绘了风雨交加、海风凛冽的景象,以及夜晚山间烽火连天的壮阔画面,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又壮美的氛围。这不仅反映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暗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
“泽国龙分节,边城虎据关”则运用了象征手法,将“龙”与“虎”分别比喻为泽国与边城的特色,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水乡与边疆重镇的不同风貌,同时也隐含着对国家边防安全的关切与担忧。
最后,“故人南省幕,退食佩珊珊”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回忆。这里的“退食”意指官员下班后,用以形容闲适的生活状态,而“佩珊珊”则可能是指佩戴饰品的声音,以此来表现诗人对过去官场生活的一种怀念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社会双重挑战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深深眷恋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