遽令扁舟下,飘若吹霜箨
出处:《送杨辟秀才》
宋 · 欧阳修
吾奇曾生者,始得之太学。
初谓独轩然,百鸟而一鹗。
既又得杨生,群兽出麟角。
乃知天下才,所识惭未博。
杨生初谁师,仁义而礼乐。
天姿朴且茂,美不待追琢。
始来读其文,如渴饮醴酪。
既坐即之谈,稍稍吐锋锷。
非唯富春秋,固已厚天爵。
有司选群材,绳墨困量度。
胡为谨毫分,而使遗磊落。
至宝异常珍,夜光惊把握。
骇者弃诸涂,窃拾充吾橐。
其于获二生,厥价玉一瑴。
嗟吾虽得之,气力独何弱。
帝阍启岩岩,欲献前复却。
遽令扁舟下,飘若吹霜箨。
世好竞辛咸,古味殊淡泊。
否泰理有时,惟穷见其确。
初谓独轩然,百鸟而一鹗。
既又得杨生,群兽出麟角。
乃知天下才,所识惭未博。
杨生初谁师,仁义而礼乐。
天姿朴且茂,美不待追琢。
始来读其文,如渴饮醴酪。
既坐即之谈,稍稍吐锋锷。
非唯富春秋,固已厚天爵。
有司选群材,绳墨困量度。
胡为谨毫分,而使遗磊落。
至宝异常珍,夜光惊把握。
骇者弃诸涂,窃拾充吾橐。
其于获二生,厥价玉一瑴。
嗟吾虽得之,气力独何弱。
帝阍启岩岩,欲献前复却。
遽令扁舟下,飘若吹霜箨。
世好竞辛咸,古味殊淡泊。
否泰理有时,惟穷见其确。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太学:古代的最高学府。轩然:超群出众的样子。
仁义:儒家伦理中的仁爱和正义。
绳墨:规矩、法度。
毫分:极其细微的差别。
岩岩:形容高峻或威严。
扁舟:小船。
辛咸:比喻世俗的追求。
否泰:好运与厄运。
确:确定无疑,真实。
翻译
我惊叹曾生这人,初次在太学相遇。起初以为他出众,如同众多鸟中一只雕鹗。
接着遇见杨生,如群兽中出现麒麟角。
这才明白天下英才,我所认识的还太少。
杨生起初受谁教诲,以仁义礼乐为师。
他的天赋质朴且丰茂,无需过多雕琢已显美好。
初次读他的文章,如饥渴之人饮甘甜乳酪。
交谈时他渐渐展现才华,锋芒毕露。
他不仅年轻有为,品德也深厚如天赐的爵位。
选拔人才时,规矩限制了他们的价值。
为何要过于苛求细节,以至于遗漏了宝贵的明珠。
这些杰出人物如同稀世珍宝,让人震惊。
有人轻易放弃,我却悄悄珍藏。
得到这两位才子,价值胜过一块美玉。
唉,我虽然得到了他们,但力量似乎单薄。
天门巍峨,我想进献却又犹豫不决。
匆忙之下,我让他们乘船离去,如秋叶般飘摇。
世人喜好辛辣,古人的味道淡泊而深沉。
人生的起落自有定数,只有逆境才能显现真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送杨辟秀才》,表达了诗人对杨辟秀才的赞赏和对其才华的惊叹。诗中,欧阳修将杨辟比作太学中的杰出人才,如同鹤立鸡群,接着又提到他的朋友杨生,如同群兽中突出的麒麟角,显示了他们的非凡才能。诗人感叹自己见识尚浅,杨生的仁义礼乐修养更是天赋异禀,文章如甘醇,言谈犀利。然而,选拔人才时过于刻板的标准让这样的人才被遗漏,诗人惋惜地认为他们是世间的至宝,不应被忽视。
诗人自谦力量不足,无法强力推荐他们,只能通过送别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珍视,感叹世风浮躁,与古代的淡泊风格形成对比。他认为人生的起伏是必然的,只有在困厄中,人才能展现出真正的价值。整首诗以送别为契机,寓含了对人才的深深惋惜和对他们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