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耽层构俯清涟,山色波光晓共鲜
出处:《历城郡治凝波亭》
宋 · 祖无择
耽耽层构俯清涟,山色波光晓共鲜。
形胜增雄齐十二,风流素盛客三千。
铺舒柳影眠鸥渚,欺压莲香载妓船。
公退每来须度日,尘缨未濯愧潺湲。
形胜增雄齐十二,风流素盛客三千。
铺舒柳影眠鸥渚,欺压莲香载妓船。
公退每来须度日,尘缨未濯愧潺湲。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耽耽:形容水鸟聚首的样子。层构:层层叠叠。
清涟:清澈的水面。
形胜:优美的地理位置。
雄齐:壮观、媲美。
十二:指齐国的名胜古迹。
铺舒:展开、铺开。
鸥渚:鸥鸟栖息的小洲。
妓船:古代供娱乐的船只。
公退:公务完毕。
须:必须。
度日:度过每一天。
尘缨:比喻官场的尘俗。
愧潺湲:对清流感到惭愧。
翻译
水鸟聚首,映照着清澈的涟漪,清晨的山色与波光交相辉映,分外鲜明。这里的景色优美,仿佛与齐国的十二景媲美,而风雅之气更胜,吸引了三千宾客前来游赏。
柳树的倒影铺展在鸥鸟栖息的小洲上,莲花的香气载着妓船穿梭其中。
每当公务之余,我都会来这里度过时光,但身上的尘埃尚未洗净,面对潺潺流水,心中颇有愧疚。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历城郡治中凝波亭的景色,以及诗人在此处的所感所想。首句“耽耽层构俯清涟”形象地写出亭台楼阁矗立,俯瞰着清澈的水面,表现出凝波亭的雄伟与静谧。次句“山色波光晓共鲜”则描绘了早晨山色与水光交相辉映的生动画面,清新而明媚。
“形胜增雄齐十二,风流素盛客三千”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赞美历城的地理形势和人文气息,说其雄壮不亚于齐国的十二景,且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历,显示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铺舒柳影眠鸥渚,欺压莲香载妓船”进一步描绘了湖边的景象,柳树倒映在水中,鸥鸟栖息,莲花香气四溢,而游船穿梭其中,增添了生活的热闹与繁华。
最后,“公退每来须度日,尘缨未濯愧潺湲”表达了诗人公务之余,常常来到此地,享受宁静时光,但每当看到流水,又为自己未能洗尽尘世烦恼而感到惭愧。整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对历城郡治凝波亭的喜爱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