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舒凤尾,突兀长猫头
出处:《宝峰笋用公实韵》
宋 · 洪炎
绕寺千林笋,高低逐涧丘。
参差舒凤尾,突兀长猫头。
入鼎资甘脆,残杯且罢休。
会须堪小艇,裁作海楂浮。
参差舒凤尾,突兀长猫头。
入鼎资甘脆,残杯且罢休。
会须堪小艇,裁作海楂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宝峰寺周边竹林中竹笋的生动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笋的形态与用途。
“绕寺千林笋”,开篇即以“千林”形容竹林之广,环绕着宝峰寺,展现出竹林的壮观与生机。“高低逐涧丘”,进一步描绘竹笋随地形起伏生长的自然状态,既有层次感又充满动态美。“参差舒凤尾,突兀长猫头”,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竹笋的形态比作凤凰的尾巴和猫头鹰的头部,形象地展示了竹笋的形状之美。“入鼎资甘脆,残杯且罢休”,转而描述竹笋的食用价值,既可作为美食,又寓意着满足后的满足感。“会须堪小艇,裁作海楂浮”,最后两句想象若能乘小艇,将竹笋制成海楂状,漂浮于水面,既富有诗意又充满生活情趣。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竹笋形态、生长环境及用途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语言生动,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