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一别林泉久,中宵御水声全文

一别林泉久,中宵御水声

出处:《延福里秋怀
唐 · 张乔
终年九陌行,要路迹皆生。
苦学犹难至,甘贫岂有成。
病携秋卷重,闲著暑衣轻。
一别林泉久,中宵御水声

拼音版原文

zhōngniánjiǔxíngyàojiēshēng
xuéyóunánzhìgānpínyǒuchéng

bìngxiéqiūjuànzhòngxiánzhùshǔqīng
biélínquánjiǔzhōngxiāoshuǐshēng

注释

终年:全年,整年。
九陌:泛指繁华的街道,此处形容频繁行走于都市的大街小巷。
要路:重要的道路,指常走或交通繁忙的道路。
迹皆生:足迹遍布,意指经常行走以至于各处都留下了足迹。
苦学:勤奋刻苦地学习。
犹难至:仍然难以达到,暗示虽努力但目标遥不可及。
甘贫:甘愿忍受贫困,愿意过清贫的生活。
岂有成:怎么会有成就,意指在贫困状态下难以实现抱负或取得成功。
病携:在病中携带,指因身体不适而行动不便。
秋卷:可能指秋季入学时的书卷,这里借指厚重的书籍或学问。
重:沉重,形容因病体虚弱而感到负担沉重。
闲著:闲暇时穿着。
暑衣:夏季穿的轻薄衣物。
轻:轻便,形容无病一身轻时穿衣的轻松感。
一别:自从与……分别后,此处指长时间离开。
林泉:山林与清泉,代指自然、宁静的隐居生活或田园风光。
久:时间长,表明离别已久。
中宵:深夜,半夜。
御水声:御,驾驭、控制,此处引申为在梦中听到水声,即在梦中想象或回忆起流水的声音。

翻译

终年在繁华街道上奔走,足迹遍布每一条重要道路。
即使刻苦学习也难以达到理想境地,甘于贫穷又怎会有成功之日。
患病时手捧厚重的书卷倍感吃力,闲暇时穿着轻薄的夏衣却轻松自在。
长久以来远离山林泉石,夜晚只能在梦中聆听潺潺流水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秋季的深夜,怀念远方亲友之情。开篇两句“终年九陌行,要路迹皆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长期漂泊在外,归心似箭的心情。这里的“九陌”象征着遥远的距离,“要路”则是指通往家乡或亲友所在地的小路,而“迹皆生”则意味着行走的足迹被野草所覆盖,这不仅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更暗示了一种孤独和无人问津的情景。

紧接着,“苦学犹难至,甘贫岂有成”,作者反映了自己求学、求知的艰辛以及对物质生活的淡泊。这里的“苦学”表明学习之路充满艰难,而“犹难至”则是说目标尚未达成;“甘贫”则体现了一种乐观态度,即愿意接受清贫的生活状态,而“岂有成”则是在质疑这种生活是否能够达到某种成就或满足。

中间两句“病携秋卷重,闲著暑衣轻”,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在秋天时的身体状况和日常生活。这里的“病携秋卷重”可能暗示着作者因病痛而不得不带着书卷,这也许是因为他无法外出,只能在室内阅读和学习;“闲著暑衣轻”则描绘了夏末秋初之际,虽然天气仍旧炎热,但为了对抗微凉的夜晚,作者已经开始穿上薄薄的长衣。

最后两句,“一别林泉久,中宵御水声”,表达了作者与自然、特别是水声的深厚情感。这里的“一别林泉久”意味着自从离开那片林间和清泉之后已经过了很长时间;而“中宵御水声”则是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一人聆听流水的声音,这不仅是一种审美体验,更是对远方亲友的一种思念和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作者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文人在秋夜怀乡、怀人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