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梦中讲梦真成梦,非处求非盖补非全文

梦中讲梦真成梦,非处求非盖补非

出处:《秋日示儿曹
明 · 张天赋
曾闻墨向染丝悲,谁笑悲丝是老痴。
圣域奋然容易到,路头差却便难期。
梦中讲梦真成梦,非处求非盖补非
丰蔀决开天日晓,羹墙亲切见尧眉。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首联“曾闻墨向染丝悲,谁笑悲丝是老痴”以染丝为喻,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墨染丝时的悲伤,被他人嘲笑为老者的痴愚,暗含了对追求理想过程中所遭遇的不理解或嘲笑的无奈与反思。

颔联“圣域奋然容易到,路头差却便难期”则进一步阐述了理想的追求并非易事,即便是看似容易达到的目标,也可能因为路径的选择错误而难以实现,强调了目标设定与路径选择的重要性。

颈联“梦中讲梦真成梦,非处求非盖补非”通过梦境的比喻,指出在现实中追求不切实际的事物,最终只能是徒劳无功,强调了现实与理想的契合度。同时,“非处求非”也暗示了在错误的地方寻找正确的东西,注定无法得到满意的结果。

尾联“丰蔀决开天日晓,羹墙亲切见尧眉”以“丰蔀”(大布)决开后阳光普照,象征着真理或理想一旦被揭示,就能带来光明和清晰的认识;“羹墙”(古代帝王进食时的屏障)后见到“尧眉”,则是说在接近权力或权威时,能更直接地感受到领袖的智慧与仁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理想与道德的追求,以及在实现这些追求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的内心满足与外在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关系的独到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道德追求及社会理想的深刻理解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