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君尧舜须公等,话别关河意黯然
出处:《得请奉别留都知己》
明 · 王弘诲
建礼回翔已十年,得归重荷主恩偏。
徵名出处虚相误,浪迹浮沉祇自怜。
葵藿有心终向日,江湖无计可回天。
致君尧舜须公等,话别关河意黯然。
徵名出处虚相误,浪迹浮沉祇自怜。
葵藿有心终向日,江湖无计可回天。
致君尧舜须公等,话别关河意黯然。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弘诲所作的《得请奉别留都知己(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十年官场生涯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和对旧友的不舍之情。
首联“建礼回翔已十年,得归重荷主恩偏。”描绘了诗人过去十年在官场中的经历,既有对权力的追求,也有对恩赐的感激。这里的“建礼”可能指的是官场的礼仪或制度,“回翔”则可能暗喻了官场中的上下起伏。
颔联“徵名出处虚相误,浪迹浮沉祇自怜。”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追求名利的虚妄感到后悔,感叹自己在官场的浮沉中只是自我怜悯,没有找到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颈联“葵藿有心终向日,江湖无计可回天。”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向日葵和江湖之人,表达了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个人力量的微小,无法改变命运或社会的大局。
尾联“致君尧舜须公等,话别关河意黯然。”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希望有更多像他一样的人能帮助君主达到圣明的程度,同时表达了离别时的沉重心情,预示着与旧友分别的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通过对比个人经历与社会期待,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