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寺凄风怆独来,德人泉下梦难回
出处:《长椿寺拜散原先生殡所》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萧寺凄风怆独来,德人泉下梦难回。
辞春老树留经院,过雨残英委绿苔。
小立便完仍岁迹,幽藏宁掩百年哀。
旧踪何限深明阁,刻骨前尘苦未灰。
辞春老树留经院,过雨残英委绿苔。
小立便完仍岁迹,幽藏宁掩百年哀。
旧踪何限深明阁,刻骨前尘苦未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首联“萧寺凄风怆独来,德人泉下梦难回”,以萧瑟的寺庙和凄凉的秋风起笔,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独自前来悼念故人的孤独与哀伤之情。接着,“德人”一词点明悼念的对象是品德高尚之人,而“泉下梦难回”则暗示了逝者已离世,生者只能在梦中追寻其身影。
颔联“辞春老树留经院,过雨残英委绿苔”,通过描写老树在春天过后依然坚守岗位,以及雨水冲刷后花瓣散落于青苔之上的情景,象征着逝者虽已离去,但其精神与影响依旧留存于世间,如同那不凋零的老树与永不消逝的记忆。
颈联“小立便完仍岁迹,幽藏宁掩百年哀”,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短暂的停留便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岁月无情,而内心的哀痛却难以掩饰,即使在最幽静的地方也无法完全隐藏。这句诗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逝者之哀痛无法排遣的无奈。
尾联“旧踪何限深明阁,刻骨前尘苦未灰”,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感叹于逝者留下的足迹无处不在,仿佛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往昔的记忆,这些记忆如同刻在骨髓中的往事,痛苦与思念未曾消散。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痛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哀而不伤的情感,细腻地描绘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哀思,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