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画马非画马,借此绘写英雄姿
岂有头与角,可以模形容。
贾氏三虎,伟节最怒。
岂有毛与皮,可以析毫缕。
古人画马非画马,借此绘写英雄姿。
东方角龙西奎虎,天有之人亦有之。
善书画意不画像,妙在托兴如声诗。
点睛飞去果有许,烈裔顾凯亦未奇。
卧龙未飞,睡虎不吼。
一飞鳞虫附之皆上升,一吼百兽闻之悉窜走。
人见此图指点爪牙然不然,我得此图屈伸语默观圣贤。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赠善画龙虎吴伯原杂言》。诗中通过描绘龙和虎来赞美画家吴伯原的高超艺术技巧,并借此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拜之情。
诗人首先以“荀氏八龙,慈明无双”开篇,赞扬画中的龙形态各异、神态生动,不仅体现了画家的高度造诣,更显露出超凡脱俗的气质。接下来,“贾氏三虎,伟节最怒”则描绘出虎的雄猛与力量,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虎的威武雄壮。
在“古人画马非画马,借此绘写英雄姿”一句中,诗人揭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深意,即通过对物象的描摹来传达更为深远的情感与理念。接着,“东方角龙西奎虎,天有之人亦有之”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观点,指出画中的龙虎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观,更是人类世界中英雄人物的象征。
诗人的笔锋转向“善书画意不画像,妙在托兴如声诗”,这里表达的是艺术创作超越了形象本身,寄寓着更为丰富的情感与精神内涵。接下来的“点睛飞去果有许,烈裔顾凯亦未奇”则是对画家精湛技艺的赞美,以及对画中生动传神所展现出的惊叹。
最后,“卧龙未飞,睡虎不吼。一飞鳞虫附之皆上升,一吼百兽闻之悉窜走。人见此图指点爪牙然不然,我得此图屈伸语默观圣贤”则是诗人对吴伯原画作的个人体验,虽然他人可能只看到表面的龙虎形象,但诗人才是深刻领悟到其中蕴含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
整首诗通过精妙的语言,巧妙地将艺术创作与英雄人物的崇拜相结合,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特有的意境与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