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琴如赋诗,声声出心曲
出处:《无弦琴歌为某作》
明 · 李以贞
弹琴如赋诗,声声出心曲。
心泰声和平,心愁声迫促。
迫促弹来意未安,无弦还得一盘桓。
若教再把柔弦续,菊也飘零酒也寒。
心泰声和平,心愁声迫促。
迫促弹来意未安,无弦还得一盘桓。
若教再把柔弦续,菊也飘零酒也寒。
鉴赏
这首《无弦琴歌为某作》由明代诗人李以贞所作,通过琴声与心绪的紧密联系,描绘了音乐与情感之间的微妙关系。
开篇“弹琴如赋诗,声声出心曲”,将弹琴比作赋诗,强调了音乐与情感表达的直接关联,每一音符都承载着演奏者内心的情感。接着,“心泰声和平,心愁声迫促”进一步阐述了情绪对音乐的影响,平静的心境使得琴声悠扬平和,而忧郁的情绪则使琴声变得急促不安。
“迫促弹来意未安,无弦还得一盘桓”,描述了在情绪波动时,即使没有实际的琴弦,演奏者仍能在心中盘桓,感受那份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最后,“若教再把柔弦续,菊也飘零酒也寒”以假设的方式,表达了如果继续演奏,可能会带来如同秋菊凋零、酒意渐寒般的凄凉景象,暗示了音乐能够深刻地触动人心,甚至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与变化。
整首诗通过对琴声与心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音乐艺术与个人情感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以及音乐如何成为情感表达与心灵疗愈的重要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