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竟焉陈,末运忺相欺
出处:《杂诗三十二首》
明 · 李梦阳
大道竟焉陈,末运忺相欺。
谗疑进贝锦,交乱令心悲。
鸱鸮翔茂林,乌鹊游下枝。
人情有偏好,触意生乖离。
长门绪清吟,鱼肉怨新诗。
玉分石见仇,咄嗟当语谁。
谗疑进贝锦,交乱令心悲。
鸱鸮翔茂林,乌鹊游下枝。
人情有偏好,触意生乖离。
长门绪清吟,鱼肉怨新诗。
玉分石见仇,咄嗟当语谁。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杂诗三十二首(其六)》描绘了一幅社会道德沦丧、人心猜忌的图景。"大道竟焉陈,末运忺相欺",开篇揭示了世道的衰落,人们在乱世中互相欺诈。"谗疑进贝锦,交乱令心悲",进一步刻画了谗言四起,人际关系混乱,令人内心充满悲伤。
"鸱鸮翔茂林,乌鹊游下枝"运用了象征手法,比喻小人得势,正直之人只能在底层徘徊。"人情有偏好,触意生乖离"表达了人性的复杂,人们因喜好不同而产生隔阂。"长门绪清吟,鱼肉怨新诗"借长门宫失宠女子的典故,抒发被排挤者的哀怨情绪。
最后两句"玉分石见仇,咄嗟当语谁",以玉石之喻,表达出诗人对世间不公的愤慨,以及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的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沉郁,反映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