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初设险,岁无官长临
出处:《自夜郎行三日至乌江驿》
明 · 许国佐
驿亦名乌江,而我非楚喑。
危树横江旁,怪石立江心。
舆夫言往事,一水分川黔。
江势不容枵,下舟不计寻。
应龙授首时,象阵此间沉。
江来大方过,自多昔瘴侵。
一渡日去半,啼鸟声阴阴。
小城初设险,岁无官长临。
永宁途不通,不又避层岑。
我可不经此,经此雪淫淫。
势何让巫峡,笑彼雨云深。
亦多垂梦猿,同啼不同音。
危树横江旁,怪石立江心。
舆夫言往事,一水分川黔。
江势不容枵,下舟不计寻。
应龙授首时,象阵此间沉。
江来大方过,自多昔瘴侵。
一渡日去半,啼鸟声阴阴。
小城初设险,岁无官长临。
永宁途不通,不又避层岑。
我可不经此,经此雪淫淫。
势何让巫峡,笑彼雨云深。
亦多垂梦猿,同啼不同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从夜郎到乌江驿站的行程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首句“驿亦名乌江,而我非楚喑”点出地点与个人身份,乌江驿站的名称与诗人并非楚地之人,暗示着旅程的异乡感。接着“危树横江旁,怪石立江心”描绘了乌江边的壮丽景色,危树与怪石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雄奇与壮美。
“舆夫言往事,一水分川黔”通过驿站老者的讲述,引出了乌江的历史故事,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巧妙结合。接下来“江势不容枵,下舟不计寻”描述了乌江的汹涌与不可预测,强调了航行的艰难与危险。
“应龙授首时,象阵此间沉”引用古代神话,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暗示了乌江的神秘与古老。随后“江来大方过,自多昔瘴侵”则揭示了乌江的地理环境与历史背景,强调了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过往的挑战。
“一渡日去半,啼鸟声阴阴”描绘了渡江的场景,日行半程,鸟鸣声中透露出旅途的孤独与寂静。接着“小城初设险,岁无官长临”展示了乌江边小镇的防御设施与管理状况,反映了边疆地区的特殊环境。
“永宁途不通,不又避层岑”表达了对道路不通的无奈与对高山的敬畏,进一步突显了旅行的艰辛。最后“我可不经此,经此雪淫淫”表达了对乌江驿站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融入了历史故事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乌江驿站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冲击力又富含哲理思考的文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