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复先民言,宅平以无为
出处:《有感作》
明 · 沈守正
嗣宗号埋照,白眼何暌暌。
嵇生土木骸,广陵不再挥。
通人蕴奇志,如玉山必辉。
安能违本性,一一随世规。
三复先民言,宅平以无为。
嵇生土木骸,广陵不再挥。
通人蕴奇志,如玉山必辉。
安能违本性,一一随世规。
三复先民言,宅平以无为。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嵇康和阮籍的追思与感慨。嵇康,字叔夜,是三国时期著名的音乐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以其“白眼视俗”的形象著称,象征着他对世俗的不屑与独立的人格追求。阮籍,字嗣宗,是魏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思想家,他的“广陵散”成为后世对嵇康的追忆与怀念。
诗中提到的“嗣宗号埋照”,暗示了阮籍如同被埋没的光辉,表达了对其才华与精神的深深惋惜。“白眼何暌暌”,则是对嵇康独特个性的描绘,他以白眼看待世间,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与超脱。
接着,“嵇生土木骸,广陵不再挥”两句,将嵇康的去世与“广陵散”的消失相联系,强调了两位文人的逝去对后世艺术与文化的深远影响。这里“广陵散”不仅指嵇康所弹奏的琴曲,也象征着他精神与艺术的遗产。
“通人蕴奇志,如玉山必辉”赞扬了那些具有深厚学识与独特志向的文人,他们的智慧与才华如同山中之玉,必定会发出耀眼的光芒。这不仅是对嵇康和阮籍的赞美,也是对所有追求真理与个性解放的文人的肯定。
最后,“安能违本性,一一随世规”表达了对遵循内心真实意愿的向往,反对为了适应社会规则而放弃个人特性的行为。这句诗鼓励人们坚守自我,不为外界压力所动摇。
“三复先民言,宅平以无为”则引出了对古代圣贤言论的重视,提倡以平和的心态和无为而治的原则来生活,体现了对和谐社会秩序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文人的形象与现代人的选择,表达了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与对个人自由的向往,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