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人事循环理,岁月推移去复还
出处:《次兰皋吴堂长晓起》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晓起披衣不奈寒,搔头自愧转疏顽。
吟情冷淡梅花外,画思微茫烟雨间。
有兴何妨终日醉,无求赢得此生閒。
要知人事循环理,岁月推移去复还。
吟情冷淡梅花外,画思微茫烟雨间。
有兴何妨终日醉,无求赢得此生閒。
要知人事循环理,岁月推移去复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晓起:清晨。披衣:穿衣。
不奈寒:抵挡不住寒冷。
搔头:抓头。
自愧:自感惭愧。
疏顽:粗疏愚笨。
吟情:诗兴。
冷淡:淡薄。
梅花外:在梅花之外。
画思:画意。
微茫:迷茫。
烟雨间:在烟雨之中。
有兴:有兴致。
何妨:不妨。
终日醉:整天沉醉。
无求:无所求。
赢得:获得。
此生閒:一生的闲暇。
人事:人生的道理。
循环理:轮回的道理。
岁月:岁月。
推移:流逝。
去复还:再次轮回。
翻译
清晨起床穿衣抵挡不住寒冷,抓头自感惭愧,越发粗疏愚笨。诗兴淡薄,在梅花之外寻觅,画意迷茫在烟雨之中。
只要有兴致不妨整天沉醉,无所求才能获得一生的闲暇。
要知道人生的道理就是轮回,岁月流逝后又会再次轮回。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词人杨公远所作,名为《次兰皋吴堂长》。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在清晨起床时对生活态度的体验和深刻感悟。
“晓起披衣不奈寒,搔头自愧转疏顽。”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早晨醒来时的景象。"披衣"意味着在冷清的早晨里穿上衣服,而"不奈寒"则表达了对寒冷天气的无奈。接着,"搔头自愧转疏顽"传递了一种自责的情绪,可能是因为诗人感到自己变得懒惰或工作效率降低。
“吟情冷淡梅花外,画思微茫烟雨间。”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状态。"梅花外"常常象征着高洁和孤独,"吟情冷淡"则表现出一种平静而又淡漠的情绪。"画思微茫烟雨间"中,"画思"可能是指诗人想要描绘或表达的思想,而这些想法在"烟雨间"中显得模糊不清,这强调了内心世界的复杂和情感的隐晦。
“有兴何妨终日醉,无求赢得此生閒。”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态。"终日醉"并非字面上的饮酒,而是对生活的一种放纵态度,享受当下的欢愉。而"无求赢得此生閒"则强调了诗人对待人生的态度,不再有过多的欲望和追求,只愿意保持一份从容不迫的心境。
“要知人事循环理,岁月推移去复还。”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悟。"人事循环理"暗示了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是循环往复的,而"岁月推移去复还"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周期性的一种认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早晨生活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和深刻哲理。它不仅是对日常生活态度的描绘,更是对生命意义和时间价值的一种深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