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思彭泽千载士,岂为彭郎山水清
出处:《赋得彭郎矶送王澄渊知县》
明 · 杨士奇
彭郎矶,连峰秀如马。
蜿蜒崒嵂凌烟霄,万里江流走其下。
彭郎何处所,大姑渺相望。
小姑云鬟亦谁见,对门一柱空青苍。
晴云寒雨朝还夕,飞鸟回翔树如箦。
楚舵吴樯日往来,江上行人几今昔。
西连彭泽县,高柳当县门。
过者纷纷忆陶令,小姑彭郎谁暇言。
去岁东来谒丹阙,矶下徘徊清兴发。
今年作令蜀西行,重过矶边还有情。
情思彭泽千载士,岂为彭郎山水清。
蜿蜒崒嵂凌烟霄,万里江流走其下。
彭郎何处所,大姑渺相望。
小姑云鬟亦谁见,对门一柱空青苍。
晴云寒雨朝还夕,飞鸟回翔树如箦。
楚舵吴樯日往来,江上行人几今昔。
西连彭泽县,高柳当县门。
过者纷纷忆陶令,小姑彭郎谁暇言。
去岁东来谒丹阙,矶下徘徊清兴发。
今年作令蜀西行,重过矶边还有情。
情思彭泽千载士,岂为彭郎山水清。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赋得彭郎矶送王澄渊知县》。诗中描绘了彭郎矶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友人王澄渊即将赴任蜀地的深情送别。
诗的开篇以彭郎矶的自然景观入笔,“连峰秀如马”、“蜿蜒崒嵂凌烟霄”,生动展现了山峦的雄伟与挺拔。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江面,“万里江流走其下”,描绘出江水奔腾不息的景象。随后,诗人点出了彭郎矶的地理位置,“西连彭泽县”,并以“高柳当县门”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古朴的画面。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友人的送别之情。“过者纷纷忆陶令,小姑彭郎谁暇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开的不舍与怀念。去年诗人曾东来拜谒京城,彭郎矶下的徘徊引发了他对清雅生活的向往;今年再次经过,虽身在蜀地,心仍系于彭郎矶,这份情感跨越时空,如同千载士的情思。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彭郎矶的自然美景,更蕴含了诗人对友情、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友人未来旅途的祝福。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杨士奇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