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杰阁宵人记,淮右丰碑刺史书
出处:《寄僧嗣清》
宋 · 陈傅良
衡阳杰阁宵人记,淮右丰碑刺史书。
永已桥山藏剑佩,空馀云汉照林庐。
河图万古陈东序,汗简诸儒校石渠。
谁道幽深穷衲子,乞钱买石更崎岖。
永已桥山藏剑佩,空馀云汉照林庐。
河图万古陈东序,汗简诸儒校石渠。
谁道幽深穷衲子,乞钱买石更崎岖。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寄僧嗣清》,他以寄赠僧人嗣清为题,表达了对僧人的敬仰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慨。首句“衡阳杰阁宵人记”描绘了僧人在衡阳高阁夜间的身影,可能是在研读古籍或修行,显示出僧人的勤奋与专注。次句“淮右丰碑刺史书”则提及淮右地区的一座由刺史题写的丰碑,暗示着历史的痕迹和地方的文脉。
“永已桥山藏剑佩”借桥山之名,寓言剑佩深藏,象征着僧人虽身处幽深之地,但其学问如同宝剑般锋利。接下来,“空馀云汉照林庐”描绘出明亮的银河映照在僧人的居所,寓意智慧如星河般照亮修行之路。
“河图万古陈东序”提到古老的河图,意指僧人研究的学问源远流长,而“汗简诸儒校石渠”则借石渠阁的典故,形容学者们共同校勘经典的辛勤。最后两句“谁道幽深穷衲子,乞钱买石更崎岖”,以反问语气表达对僧人不畏艰难、执着追求学问的敬佩。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僧人的学识与精神,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