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礼椎徐徐,律令符急急
出处:《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 其一》
宋 · 洪咨夔
诗礼椎徐徐,律令符急急。
翛然世纷远,爱此山斗入。
政无劝课条,功蔑捕虏级。
尺清盖丈浑,过眼秋已及。
浊暑怯中乾,积潦窘下湿。
脱云得佳月,如渴快新汲。
湓浦琵琶语,赤壁洞箫泣。
斯人不可见,庭空漏声涩。
我榻久欲下,我堂日已葺。
傥有谪仙来,涪江和月吸。
翛然世纷远,爱此山斗入。
政无劝课条,功蔑捕虏级。
尺清盖丈浑,过眼秋已及。
浊暑怯中乾,积潦窘下湿。
脱云得佳月,如渴快新汲。
湓浦琵琶语,赤壁洞箫泣。
斯人不可见,庭空漏声涩。
我榻久欲下,我堂日已葺。
傥有谪仙来,涪江和月吸。
注释
椎徐徐:缓慢地遵循。律令符:法律命令。
翛然:超脱自由。
斗入:隐入山中。
劝课条:鼓励督促的条款。
捕虏级:擒获敌人的等级。
尺清盖丈浑:形容清澈与浑浊的对比。
秋已及:秋天来临。
浊暑:浑浊的暑热。
脱云:云散露出。
湓浦:古代地名,长江下游。
赤壁:历史上的战场,三国时期赤壁之战。
谪仙:指李白,因其诗才被称作‘谪仙人’。
涪江:长江支流,流经四川。
翻译
遵循礼仪慢慢行,法律命令紧迫急。超脱世俗的纷扰,喜爱这山间隐逸。
政事无需繁琐条规,功绩不计擒敌等级。
尺量清澈如镜,丈量浑浊如泥,秋天已悄然降临。
浑浊暑气怕干燥,积水使低洼之地更显潮湿。
云开见明月,如同解渴般畅快淋漓。
湓浦传来琵琶声,赤壁箫声似哭泣。
此人已不可寻觅,庭院空寂漏声滞涩。
我的床榻久未下榻,厅堂每日都在修缮。
若能有谪仙来访,愿在涪江月下畅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其一)》。诗中,诗人以简洁而富有节奏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首句“诗礼椎徐徐,律令符急急”运用了比喻,将诗书礼乐的教化比作缓慢而深远的渗透,法律命令则象征着快速而直接的执行。接着,“翛然世纷远,爱此山斗入”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纷扰、沉浸于山水之中的向往。
诗中提到“政无劝课条,功蔑捕虏级”,暗示了诗人对于过于繁琐的政事和追求功绩的批评,更倾向于自然与简朴的生活。随后,诗人感叹时光飞逝,“尺清盖丈浑,过眼秋已及”,表达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浊暑怯中乾,积潦窘下湿”描绘了秋季的气候变化,炎热逐渐消退,积水增多,环境显得潮湿。接下来,诗人借月光和音乐抒发情感,“脱云得佳月,如渴快新汲”形象地写出欣赏明月的喜悦,而“湓浦琵琶语,赤壁洞箫泣”则通过琵琶和洞箫的音乐,传达出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自己居所的期待,“斯人不可见,庭空漏声涩”流露出对友人程嘉定的思念,以及对谪仙般的才子来访的期盼。“我榻久欲下,我堂日已葺”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而“傥有谪仙来,涪江和月吸”则以豪迈的想象,设想与好友共享月色的美好场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