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虽怜林篁有摧折,却喜陇苗就优渥全文

虽怜林篁有摧折,却喜陇苗就优渥

出处:《和永叔春雪
宋 · 刘攽
陬筒吹灰变冥朔,生气萌泉天不觉。
凝阴忽升气横厉,重云大同势绵邈。
通衢漫漫走流沙,近甸稍稍堆乔岳。
焚炉姹女姿飞扬,匝野神奸谁彫琢。
刀圭不惜透墙隙,捷业俄然垂屋角。
户斜尺剑未及收,窗缺连环如可握。
鲜妆宫女喜深印,红手庠童斗坚搦。
暝鸡误晓屡咿咿,饥雀冲人犹啄啄。
虽怜林篁有摧折,却喜陇苗就优渥
贫庐败褐憎破牖,富屋珍裘转深幄。
使君高义仍泛爱,颍士多文方力学。
猎师得隽鲜弃薧,厨酿荐甘清间浊。
气随阳春破凝烈,巧夺钧工畏名貌。
吾知郢人不复歌,古声比今为拙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雪降临的情景及其对自然与社会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开篇“陬筒吹灰变冥朔”,以“陬筒”象征风,描述风力之强,使得灰烬变为寒冷的冬日景象。接着“生气萌泉天不觉”,写出了春雪悄然而至,似乎天地之间并未察觉到季节的更替,充满了神秘与和谐。

“凝阴忽升气横厉,重云大同势绵邈”两句,通过“凝阴”与“重云”的形象,描绘出春雪的厚重与广阔,同时也暗示了其力量与影响的深远。

“通衢漫漫走流沙,近甸稍稍堆乔岳”则以“流沙”与“乔岳”对比,生动地展现了春雪覆盖大地的壮观景象,既有流动的美感,又有堆积的雄伟。

“焚炉姹女姿飞扬,匝野神奸谁彫琢”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春雪比喻为“姹女”,在田野间自由飞翔,同时又暗含对破坏者的警惕,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秩序的敏感关注。

“刀圭不惜透墙隙,捷业俄然垂屋角”描绘了春雪迅速渗透并积聚的动态过程,表现出其力量的强大与速度的惊人。

“户斜尺剑未及收,窗缺连环如可握”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春雪覆盖之广,连门窗都难以抵挡。

“鲜妆宫女喜深印,红手庠童斗坚搦”两句,以“宫女”与“庠童”的活动,展现了春雪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既有宫女的喜悦,也有孩童的挑战,体现了社会各阶层对自然现象的不同反应。

“暝鸡误晓屡咿咿,饥雀冲人犹啄啄”描绘了春雪对动物生活的影响,鸡鸣误时,雀鸟觅食,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虽怜林篁有摧折,却喜陇苗就优渥”表达了诗人对春雪既带来破坏也促进生长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破坏的同情,也有对生命复苏的喜悦。

“贫庐败褐憎破牖,富屋珍裘转深幄”通过贫富对比,展现了春雪对不同社会群体生活的影响,贫者可能因破旧房屋而感到困扰,富者则可能享受更加舒适的环境。

“使君高义仍泛爱,颍士多文方力学”赞扬了官员的仁爱之心和学者的勤奋精神,体现了社会上层对民众福祉的关注以及知识追求的重要性。

“猎师得隽鲜弃薧,厨酿荐甘清间浊”描述了春雪对狩猎和饮食的影响,猎物丰富但可能因环境改变而有所变化,酿酒则能提供清新的口感,反映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气随阳春破凝烈,巧夺钧工畏名貌”总结了春雪消融的过程,随着春天的到来,严寒逐渐消散,同时也表达了对技艺与美的敬畏之情。

最后,“吾知郢人不复歌,古声比今为拙朴”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怀念,认为古代的艺术更为质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雪降临及其对自然与社会影响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与传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