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万事厌寻常,羡慕每不足全文

万事厌寻常,羡慕每不足

出处:《送可教僧归越
宋 · 梅尧臣
万事厌寻常,羡慕每不足
居南多北思,在远惭近俗。
既来橘变枳,但见空条绿。
气味谁复论,孤根逗岩曲。

拼音版原文

wànshìyànxúnchángxiànměi

nánduōběizàiyuǎncánjìn

láibiànzhǐdànjiànkōngtiáo绿

wèishuílùngēnyán

注释

万事:世间的一切。
厌:厌倦。
寻常:平凡。
羡慕:心生向往。
居南:身处南方。
北思:怀念北方。
在远:身处远方。
惭:自感惭愧。
近俗:近处的世俗生活。
既来:既然。
橘变枳:橘子变成枳(比喻环境变化导致事物性质改变)。
空条绿:只剩下绿色的枝条。
气味:气味这种微妙的感受。
谁复论:又有谁能评说。
孤根:孤独的树根。
逗:深深扎根。
岩曲:岩石的角落。

翻译

世间的一切都厌倦了平凡,对每一件稀奇的事物都心生向往。
身处南方的人常常怀念北方,身处远方的人自感不如近处的世俗生活。
既然橘子移植到了北方,就变成了酸涩的枳,只剩下绿色的枝条。
气味这种微妙的感受又有谁能评说呢?只有那孤独的树根深深扎根在岩石的角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可教僧归越》,表达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厌倦和对远方僧侣生活的向往。首句“万事厌寻常”揭示了诗人对日常琐事的厌倦,而“羡慕每不足”则流露出他对超脱世俗的僧侣生活的渴望。接下来,“居南多北思,在远惭近俗”表达了诗人身处南方却常有北方的思绪,对于近在咫尺的俗世生活感到惭愧,暗示了他对远离尘嚣的向往。

“既来橘变枳,但见空条绿”运用比喻,橘子在异地可能失去原有的甜美,只剩下绿色的枝条,象征着环境变化带来的物是人非。最后两句“气味谁复论,孤根逗岩曲”进一步深化主题,意为环境虽然改变,但僧侣内心的清净与坚韧如同孤根深扎于岩石之侧,无人能理解或评价,表达了诗人对可教僧坚守内心清净的敬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送别僧人,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反思和对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