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人幸蒙圣主念,傥置一吏贤且才
冬晴气爽况春旱,夏潦秋涨将何哉?前者不归后且来,娶妇生子死便埋,嗟而岂若贪殉财?无田可耕乃至此,时节先垄宁忘怀?积赀难餍乡里望,有吏如虎胥如豺。
中伤不售恣剽劫,要赎殃及坟中骸。
令君见惯厌雀鼠,循例批答谁亲裁?部文宪檄只益怒,上吁无雨空闻雷。
一廛异域岂得已,邦族欲复心滋灰。
流人幸蒙圣主念,傥置一吏贤且才。
护商万国有通则,行见同轨滇边开。
鉴赏
这首诗《缅侨叹》由晚清诗人陈宝琛创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诸多问题与人民的苦难。诗中描绘了百姓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以及官府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首句“开眼见杲日,出门愁飞埃”描绘了人们在明亮的阳光下出门,却因尘埃飞扬而愁苦的情景,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与不安。接着,“冬晴气爽况春旱,夏潦秋涨将何哉?”通过季节的变化,暗示了自然环境的不稳定,预示着未来的不确定性与挑战。
“前者不归后且来,娶妇生子死便埋”描述了家庭的悲惨命运,反映了战争、疾病等带来的死亡和家庭破碎。诗人感慨于这种生活状态,提出“嗟而岂若贪殉财”,表达了对财富贪婪导致人性扭曲的批判。
“无田可耕乃至此,时节先垄宁忘怀?”指出农民因土地贫瘠或失去土地而陷入困境,强调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与对土地的珍惜。接下来,“积赀难餍乡里望,有吏如虎胥如豺”揭示了官僚系统的腐败,官员如同猛兽,肆意掠夺百姓,使民众生活雪上加霜。
“中伤不售恣剽劫,要赎殃及坟中骸”进一步揭露了社会的不公与暴力横行,即使在死后也无法逃脱被剥夺的命运。诗人愤怒地指责这种现象,并呼吁改变。
“令君见惯厌雀鼠,循例批答谁亲裁?”表达了对官府处理问题形式化、缺乏实际关怀的批评,指出制度的僵化与执行者的冷漠。最后,“部文宪檄只益怒,上吁无雨空闻雷”表达了对上级命令的不满与无奈,以及对天灾人祸的无力感。
“一廛异域岂得已,邦族欲复心滋灰。”描述了面对外来的压力与挑战时,人们内心的绝望与无力感。然而,诗人并未完全放弃希望,“流人幸蒙圣主念,傥置一吏贤且才”表达了对明君的期待,希望有一位贤能的官员能够改善现状。
“护商万国有通则,行见同轨滇边开。”则寄寓了对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向往,认为通过开放与合作,可以实现共同繁荣。
综上所述,《缅侨叹》深刻揭示了晚清社会的种种矛盾与问题,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对社会变革的渴望。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憧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