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宵恰好留僧话,何处空山无月明
出处:《仙牛岭阻雪即事》
明 · 成鹫
寂寂不闻啼鸟声,隔林遥报寺钟鸣。
今宵恰好留僧话,何处空山无月明。
今宵恰好留僧话,何处空山无月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中冬夜图景。首句“寂寂不闻啼鸟声”以“寂寂”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至极的氛围,接着“不闻啼鸟声”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寂静,仿佛连鸟儿的啼鸣都已销声匿迹。次句“隔林遥报寺钟鸣”则在静谧之中引入了一丝生机——远处的寺庙传来悠扬的钟声,打破了先前的寂静,但这种打破并非破坏,反而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
第三句“今宵恰好留僧话”将场景聚焦于一个特定的时刻——今夜,诗人与僧人相会,准备共话禅机。这里的“恰好”二字,既表达了时间的巧合,也暗示了这次相遇的难得与珍贵。最后一句“何处空山无月明”则以问句的形式收尾,将读者的目光引向那轮高悬于空山之上的明月。这不仅是对月光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照,月光下的空山,不仅明亮,更是心灵的净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夜山中的静谧之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引导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寻得一片心灵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