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日气侵瓶暖,雷声动枕斜全文

日气侵瓶暖,雷声动枕斜

出处:《寄题巨源禅师
唐 · 薛能
风雨禅思外,应残木槿花。
何年别乡土,一衲代袈裟。
日气侵瓶暖,雷声动枕斜
还当扫楼影,天晚自煎茶。

拼音版原文

fēngchánwàiyìngcán槿jǐnhuā
niánbiéxiāngdàijiāshā

qīnpíngnuǎnléishēngdòngzhěnxié
háidāngsǎolóuyǐngtiānwǎnjiānchá

注释

禅思:指禅定中的深思或冥想。
残:剩余,凋零。
衲:僧衣上的补丁,这里指僧袍。
袈裟:佛教僧侣穿的长袍。
日气:阳光的热量。
雷声:自然的声音,可能暗示时间的流逝。
楼影:楼台的阴影,可能象征孤独或静谧。
煎茶:烹煮茶叶,通常指品茗,也寓含生活简朴之意。

翻译

在风雨中禅意之外,木槿花想必已凋零殆尽。
不知在哪个年份离开了故乡,一件僧衣成了我的全部行装。
阳光透过瓶子温暖着我,雷声在耳边轻轻响起,斜照着枕头。
夜晚来临,我将清扫楼台的阴影,独自煮一壶茶。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名为《寄题巨源禅师》。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游子思乡之情和对佛法修行者的赞美之作。

“风雨禅思外”,表现了在风雨交加的环境中,内心却能保持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悟能力。“应残木槿花”则是说即便是在荒凉破败的地方,也能见到微小生命力顽强生存的情景,这或许暗示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赏。

“何年别乡土”,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家乡的时日的怀念和不确定性。“一衲代袈裟”则是说用一件简单的僧衣来比喻自己的生活,如同佛教中僧侣所穿的袈裟,既简约又充满宗教意味。

“日气侵瓶暖”,描绘了阳光透过器物使其温热的画面,这是对平静生活的一种写照。“雷声动枕斜”则是在安静之中突然响起的雷声,给人一种惊醒的感觉,但同时也是一种自然界力量的展现。

“还当扫楼影”,诗人希望自己能够清理心中的杂念,就像清扫尘埃一样。“天晚自煎茶”则是到了傍晚时分,独自煮一壶清茶,以此来慰藉自己的孤独与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