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门前君识否,东方曼倩是前身
出处:《病题二首 其二》
唐末宋初 · 徐铉
人间多事本难论,况是人间懒慢人。
不解养生何怪病,已能知命敢辞贫。
向空咄咄烦书字,与世滔滔莫问津。
金马门前君识否,东方曼倩是前身。
不解养生何怪病,已能知命敢辞贫。
向空咄咄烦书字,与世滔滔莫问津。
金马门前君识否,东方曼倩是前身。
注释
人间:世间。难论:难以评说。
懒慢人:懒散之人。
养生:保健养生。
怪病:怪异之病。
知命:明白命运。
咄咄:大声。
书字:写字。
问津:询问方向。
金马门:古代官署名,这里指代权贵之地。
君:你。
前身:前世。
翻译
世间纷繁复杂难以评说,更何况是懒散之人。不懂得养生保健,怪病缠身也不足为奇,既然明白命运,又怎会畏惧贫穷。
对着虚空大声写字,对世间浮沉不再询问方向。
你可曾记得金马门前的那个人?他就是我前世的东方曼倩。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自嘲意味的诗作,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开篇“人间多事本难论,况是人间懒慢人。”表达了一种对于世事纷扰、人心叵测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自己懒惰性格的自嘲。
接着,“不解养生何怪病,已能知命敢辞贫。”诗人显得更为豁达,似乎已经超脱了世俗的名利之争,对于健康与寿命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且对于贫穷持有一种勇敢接受的态度。
第三句“向空咄咄烦书字,与世滔滔莫问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恼,他面对虚空书写文字,似乎在寻找着某种精神上的慰藉,但同时也表现出对于尘世纷争的淡然与不问。
最后两句“金马门前君识否,东方曼倩是前身。”则带有一丝超脱现实的神秘色彩,“金马门”往往象征着权贵之地,而诗人却在此处提及自己的前世,这里或许蕴含了某种对生命轮回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自我认知与精神追求的过程,是一篇蕴含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