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霭弄阴风料峭,春泥障路雨斓斑
出处:《过衡州值雨偶赋》
宋 · 李曾伯
行尽潇湘第几山,短舆轧轧费跻攀。
柳边官驿堠十里,竹里人家屋数间。
宿霭弄阴风料峭,春泥障路雨斓斑。
韶华衮衮成虚掷,强托清吟解病颜。
柳边官驿堠十里,竹里人家屋数间。
宿霭弄阴风料峭,春泥障路雨斓斑。
韶华衮衮成虚掷,强托清吟解病颜。
注释
行尽:走遍。潇湘:湘江流域,泛指江南地区。
第几山:哪座山。
短舆:狭小的车。
轧轧:车轮滚动的声音。
费跻攀:费力攀登。
柳边:柳树旁边。
官驿:官府设立的驿站。
堠:古代用于传递信息的土堆。
十里:十里的距离。
竹里人家:竹林中的村落。
屋数间:几间房屋。
宿霭:夜晚的雾气。
弄阴风:在风中摇摆。
料峭:寒冷。
春泥:春天的泥土。
障路:阻碍道路。
雨斓斑:雨水打湿路面形成斑驳。
韶华:美好的时光。
衮衮:连续不断。
虚掷:白白浪费。
强托:勉强。
清吟:清雅的诗歌。
解病颜:缓解病态的脸色。
翻译
行走在潇湘的哪座山峰,狭窄的车轮声中艰难攀登。官道旁的柳树延伸十里的驿站,竹林深处有几户人家。
夜晚的云雾在寒风中摇曳,春雨打湿路面斑驳陆离。
美好的时光白白流逝,勉强借诗抒怀以掩饰病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行经潇湘山脉时的景象与心境。"短舆轧轧费跻攀"写出了登山之难,舆车在崎岖的小路上缓慢而困难地前进,这里的“轧轧”生动传达了车轮碾过石子路面的声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易。接下来的"柳边官驿堠十里,竹里人家屋数间"则是对山中景色的一种描绘,通过“柳边”、“竹里”的点缀,让人感受到一片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
诗人随后又写到了天气变化和春日雨后的路况,"宿霭弄阴风料峭,春泥障路雨斓斑"中的“宿霭”、“弄阴”传达了一种阴冷潮湿的氛围,而“春泥”、“障路”则形象地展示了雨后道路泥泞不堪的情况。
最后,“韶华衮衮成虚掷,强托清吟解病颜”中,“韶华”指的是诗歌的美好,这里是说诗人将自己的情感通过诗歌倾泻出去,但这种倾泻又带有一种无奈和徒劳,如同“虚掷”。而“强托清吟解病颜”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高声歌唱来缓解内心的痛苦和不适,虽然是出于一种强迫的心理状态,但也反映了诗人对艺术治疗作用的一种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一种既美丽又带有忧郁色彩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