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汉书武帝纪,曾说射蛟三千里
出处:《过枞阳江》
清 · 洪繻
我读汉书武帝纪,曾说射蛟三千里。
出自寻阳薄枞阳,盛唐之山枞阳水。
我今来过枞阳江,江山如画云如幢。
中流惟见燕飞乙,南狩不闻蛟叠双。
天柱霍山自何处,灵风欲逐武皇驭。
元封盛事不可追,江头空诵凌云赋。
江水近沦皖水波,淮水之满今若何。
再行即见皖山色,后游且继枞阳歌。
出自寻阳薄枞阳,盛唐之山枞阳水。
我今来过枞阳江,江山如画云如幢。
中流惟见燕飞乙,南狩不闻蛟叠双。
天柱霍山自何处,灵风欲逐武皇驭。
元封盛事不可追,江头空诵凌云赋。
江水近沦皖水波,淮水之满今若何。
再行即见皖山色,后游且继枞阳歌。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洪繻所作,名为《过枞阳江》。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开篇提到阅读汉书时,提及汉武帝射蛟的壮举,引出对古代英雄事迹的向往。接着,诗人来到现实中的枞阳江畔,眼前的山水画卷令他感慨万千。他注意到江面上燕子飞翔的景象,却未闻传说中的蛟龙跃动,仿佛时空交错,历史的盛景已难以重现。
诗人进一步联想到了古代的天柱山和霍山,它们是汉武帝曾经巡狩之地,如今只能通过想象去感受那份威严与神圣。他感叹那些辉煌的历史事件已无法追回,只能在江边诵读着赞美英雄的诗歌,以此寄托自己的怀古之情。
最后,诗人展望未来,即将见到皖山的景色,而此次游历枞阳江的经历将成为他心中永恒的歌。整首诗将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美丽巧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英雄事迹的敬仰以及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难以永恒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