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耕田百日功,种茶期三年全文

耕田百日功,种茶期三年

出处:《摘茶八首
明 · 释函是
昨日采新笋,上上蠃峰巅。
报道蝉翼肥,今年胜往年。
当暑庶有赖,不学黄山仙。
住山先种茶,次乃言耕田。
耕田百日功,种茶期三年
饥渴不切身,身泰心悠然。
客至粟一盂,烹葵当割鲜。
继以惊雷荚,带露和春烟。
岂秖六不羡,还待日高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释函是在采摘茶叶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与享受。

首句“昨日采新笋,上上蠃峰巅”描绘了僧人在清晨采摘新鲜竹笋的情景,选择在最高峰,寓意着追求高远的目标与品质的极致。接着,“报道蝉翼肥,今年胜往年”则通过对比,强调了今年的收获比往年更为丰富,暗示着辛勤劳动带来的丰收喜悦。

“当暑庶有赖,不学黄山仙”表达了僧人对于夏日酷暑的期待,希望借此机会体验自然的力量与生命力,而不像传说中的黄山仙那样逃避现实。这种态度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积极面对的态度。

“住山先种茶,次乃言耕田。耕田百日功,种茶期三年”描述了僧人在山上生活的主要活动——先种植茶树,然后耕作农田,展现了他与土地的深厚联系,以及对农事的耐心与坚持。

“饥渴不切身,身泰心悠然”表明僧人对物质需求的淡泊,更注重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即使在艰苦的劳作之后,也能保持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客至粟一盂,烹葵当割鲜。继以惊雷荚,带露和春烟”描绘了僧人热情好客的一面,即使生活简朴,也能以最简单的食材款待来访的客人,分享生活的美好。同时,通过“惊雷荚”和“带露和春烟”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最后,“岂秖六不羡,还待日高眠”表达了僧人对物质欲望的淡漠,认为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或地位,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期待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僧人释函是对于自然、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