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国论交久,知君道气存
出处:《题萧鸿胪文萃园亭》
明 · 谢榛
京国论交久,知君道气存。
买书无积俸,好客有閒园。
月近池边榻,云低花下樽。
偶来堪避俗,何必问桃源。
买书无积俸,好客有閒园。
月近池边榻,云低花下樽。
偶来堪避俗,何必问桃源。
鉴赏
此诗《题萧鸿胪文萃园亭》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通过对友人萧鸿胪的文萃园亭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高雅的文人风骨。
首句“京国论交久”,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在京城相识已久的情谊,奠定了一种深厚的友谊基础。接着“知君道气存”一句,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德和精神境界的赞赏,暗示了友人不仅在学问上有所成就,更在道德修养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买书无积俸,好客有閒园。”这两句描绘了友人虽无丰厚的俸禄,却能以闲适的园亭招待好友,体现了其生活简朴而精神富足的状态,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通过“买书无积俸”这一细节,也侧面反映了友人可能将大部分精力和财富投入到了学问和精神追求上。
“月近池边榻,云低花下樽。”这两句诗运用了精妙的自然景象来烘托氛围,月光洒在池边的榻上,云朵仿佛低垂于花下的酒樽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高雅而又略带浪漫的场景。这样的描写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寓意着友人与来访者在此共享美好时光,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最后,“偶来堪避俗,何必问桃源。”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净土的愿望,同时也暗喻了友人的文萃园亭就是他们心中的“桃花源”。这种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既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高洁人格的追求。
综上所述,《题萧鸿胪文萃园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高雅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