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桐子初收歇众芳,良月窥人皎如沐全文

桐子初收歇众芳,良月窥人皎如沐

出处:《秋林独往
明末清初 · 张穆
閒园久闭生秋竹,坐石微吟爱幽独。
桐子初收歇众芳,良月窥人皎如沐
扑窗残月静有声,夜气萧条肃心目。
临溪行欲采芙蓉,何以遗之向空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高的秋日图景。诗人以“閒园”为背景,通过“秋竹”、“幽独”、“桐子”、“良月”、“残月”、“夜气”、“溪流”和“芙蓉”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自然美与孤独感的世界。

首句“閒园久闭生秋竹”,开篇即点出环境的静谧与季节的更迭,秋竹的生长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循环。接着,“坐石微吟爱幽独”一句,诗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在石上轻吟,表达了对这份幽静与孤独的欣赏与喜爱,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寂寞感。

“桐子初收歇众芳,良月窥人皎如沐”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景象。桐子的成熟象征着收获,而“众芳歇”则暗示了夏日繁华的消逝。良月(即满月)的出现,不仅照亮了夜晚,也赋予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感,仿佛沐浴在月光之中。

“扑窗残月静有声,夜气萧条肃心目”则是对夜晚的生动描绘。残月虽小,却能发出细微的声音,这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让人感受到夜的深沉与静谧。而“夜气萧条肃心目”,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夜的氛围让人心情变得肃穆而宁静。

最后,“临溪行欲采芙蓉,何以遗之向空谷”两句,诗人似乎想要在溪边采摘芙蓉,但又不知如何将这份美好赠予何处。这里的“空谷”可能象征着无人分享的孤独,也可能寓意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孤独、寂寞情感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