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住喜凭仙掌力,春风胡不长琅玕
出处:《接笋岩》
宋 · 林锡翁
儿童日报竹平安,新笋如何折一痕。
接住喜凭仙掌力,春风胡不长琅玕。
接住喜凭仙掌力,春风胡不长琅玕。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儿童:小孩子。日报:每日的记录或祝福。
竹:竹子。
平安:安全、吉祥。
新笋:新生的竹笋。
折:弯曲或折断。
接住:接收到或抓住。
喜:喜悦。
仙掌:神话中的仙人之手,象征神力。
春风:春天的风。
琅玕:古代对竹子的美称。
翻译
儿童们在报竹上写下平安的祝愿,新生的竹笋怎么会被折出一道痕迹呢?
鉴赏
这首诗名为《接笋岩》,是宋代诗人林锡翁所作。诗中描绘了儿童们在竹林中报以平安的场景,他们小心翼翼地折下新竹,仿佛在祈求好运或传递某种讯息。"接住喜凭仙掌力"一句,将新竹比喻为仙人之手,象征着力量和保护,表达了对竹子生命力的赞美。最后一句"春风胡不长琅玕",琅玕是美玉,诗人质问春风为何不使竹笋生长得更加繁茂如玉般美丽,流露出对竹林生机盎然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叹。整首诗寓情于景,富有生活情趣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