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歌罗绮喧阗处,总输他、法界清幽
出处:《风入松六首》
清 · 史承谦
城边暖色夕阳收。
有客共登楼。
风檐吹落纤纤月,一片香浮。
曲径自生虚籁,疏林已作新秋。
凭栏凝望可消愁,耿耿素辉流。
笙歌罗绮喧阗处,总输他、法界清幽。
把臂何烦阮籍,吟诗须结汤休。
有客共登楼。
风檐吹落纤纤月,一片香浮。
曲径自生虚籁,疏林已作新秋。
凭栏凝望可消愁,耿耿素辉流。
笙歌罗绮喧阗处,总输他、法界清幽。
把臂何烦阮籍,吟诗须结汤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夕阳西下,暖色渐收,与友人一同登楼的情景。风中吹落的纤纤月光,带来了淡淡的香气,曲径通幽,似乎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凭栏远眺,素辉流溢,愁绪似乎被这静谧的景色所化解。
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人间繁华之地——笙歌罗绮,喧闹非凡,但这一切在法界的清幽面前显得微不足道。法界,这里可能指的是自然或心灵的纯净之境,与世俗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心灵纯净的追求。
最后,“把臂何烦阮籍,吟诗须结汤休”一句,引用了阮籍和汤显祖的典故,阮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以放诞不羁著称;汤显祖则是明代杰出的戏曲家和文学家,以《牡丹亭》等作品闻名。诗人借此表达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无需过多的言语,只需共同吟诗作画,就能达到心灵的契合与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纯净生活的向往,以及与朋友之间深厚情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