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看一鸟,旷然烟霞收
逢时将骋骥,临事无全牛。
鲍叔幸相知,田苏颇同游。
英资挺孤秀,清论含古流。
出塞佐持简,辞家拥鸣驺。
宪台贵公举,幕府资良筹。
武士伫明试,皇华难久留。
阳关望天尽,洮水令人愁。
万里看一鸟,旷然烟霞收。
晚花对古戍,春雪含边州。
道路难暂隔,音尘那可求。
他时相望处,明月西南楼。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吏道:做官的道路。岂:哪里。
易:容易。
惬:称心如意。
君:你。
俦:匹敌。
逢时:好时机。
骋:展现。
骥:骏马。
全牛:熟练如牛。
鲍叔:鲍叔牙。
相知:了解。
田苏:古人名。
同游:一同出游。
英资:出众的才华。
孤秀:孤高秀美。
清论:高洁的见解。
古流:古人的智慧。
出塞:出使边塞。
佐持简:辅佐政务。
鸣驺:随从的马队。
宪台:监察部门。
贵公举:看重公正推举。
良筹:明智的决策。
武士:战士。
明试:明察秋毫。
皇华:使节。
阳关:古代地名。
洮水:河流名。
愁:忧愁。
万里:极远的距离。
旷然:空旷。
烟霞:云雾。
晚花:晚开的花朵。
古戍:古老的边防。
春雪:春日的雪。
边州:边疆地区。
道路:距离。
暂隔:短暂隔绝。
音尘:声音和踪迹。
他时:将来。
相望:遥望。
西南楼:西南方向的楼阁。
翻译
做官的道路哪里容易称心如意,像你这样的人又有谁能匹敌?遇到好时机就该展现才能,面对事情却要像庖丁解牛般熟练无遗。
鲍叔牙有幸能了解你,田苏也常与你一同出游。
你的才华出众,见解独特,如同孤高的秀木,言谈中充满古人的智慧。
你出塞辅佐政务,离开家乡时队伍声势浩大。
监察部门看重公正推举,幕府也依赖你的明智决策。
战士们期待着你的明察秋毫,但使节的使命难以长久停留。
阳关尽头望向天边,洮水的波澜让人满怀忧愁。
从万里之外眺望,一只飞鸟消失在烟霞之间。
晚花开在古老的边防城旁,春雪覆盖着边疆之地。
尽管道路艰难,我们的心却难以隔绝,寻找彼此的声音和踪迹。
将来我们遥望的地方,将是西南方向明亮的月楼。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的作品,名为《送裴四判官赴河西军试》。从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来看,这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情谊,还展现了对友人的期望与祝愿。
首先,“吏道岂易惬,如君谁与俦”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突出了被赴行者的难得和无可替代的地位。这里“岂易惬”表达了一种难以满足或难以安慰的情绪,而“如君谁与俦”则强调了送别之人在作者心中的独特位置。
接着,“逢时将骋骋,临事无全牛”两句,描写了赴行者面对任务的积极态度和能力。这里“逢时将骋骋”传递出一种迫不及待、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而“临事无全牛”则说明他在处理事情上毫不留力,全心投入。
“鲍叔幸相知,田苏颇同游”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了解和共同经历的情谊。这里“鲍叔幸相知”可能指的是两人之间基于信任和理解的情感联系,而“田苏颇同游”则强调了他们之间因共同的经历而建立起来的深厚情感。
在“英资挺孤秀,清论含古流”两句中,作者通过对赴行者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才华横溢、品格高尚的认可和敬佩。这里“英资挺孤秀”强调了其卓尔不群的特质,而“清论含古流”则表现出其思想深邃、学养丰富的一面。
至于“出塞佐持简,辞家拥鸣驺”两句,则描绘了一种临别时刻的情景。这里“出塞佐持简”表明了赴行者即将踏上征途,而“辞家拥鸣驺”则是对离别之痛的写照,通过孩子们围在身边啼咪的声音,传达了家庭与温情的割舍。
接下来的“宪台贵公举,幕府资良筹”两句,反映出作者对于朋友仕途上的期望和祝福。这里“宪台贵公举”表明了对其官职晋升的预祝,而“幕府资良筹”则强调了对其智慧和谋略的肯定。
至于“武士伫明试,皇华难久留”两句,则是对于赴行者即将面临的军事考验以及作者心中的不舍与祝愿。这里“武士伫明试”描绘了赴行者的英勇形象,而“皇华难久留”则表达了对其难以长时间停留的无奈,以及希望他早日凯旋。
在“阳关望天尽,洮水令人愁”两句中,作者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离别之痛。这里“阳关望天尽”描绘了一种极目远眺、心境苍茫的情景,而“洮水令人愁”则是对河流带来的思念和忧愁的写照。
“万里看一鸟,旷然烟霞收”两句,则是一种借景抒情的手法。这里“万里看一鸟”表达了极目望去、渺茫无边的情感,而“旷然烟霞收”则描绘了一种天际间云烟的迷离,暗示了心中的不舍与留恋。
至于“晚花对古戍,春雪含边州”两句,则是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来表达情感。这里“晚花对古戍”描绘了一种凄美而孤寂的情景,而“春雪含边州”则表现出一种季节交替、时光流转的无常。
最后,“道路难暂隔,音尘那可求”两句,则是表达了离别之后相互之间难以即刻取得联系的苦涩,以及对往昔情谊的回味与寻觅。这里“道路难暂隔”强调了空间距离带来的隔阂,而“音尘那可求”则表现出对于旧日音容笑貌的怀念和追索。
全诗通过对赴行者的赞美、离别的情景描绘以及对未来祝愿,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送别之作,也是一首充满了人性化的抒情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