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全文

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出处:《题取经诗
唐 · 义净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
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
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注释

晋宋齐梁唐代间:指从晋朝经过宋、齐、梁到唐朝的一段历史时期。
高僧:修行高深的和尚。
长安:古都名,今西安,多朝代的首都。
去人成百:出发的人数以百计。
归无十:回来的人少于十分之一,形容旅途极其艰险。
前者:先出发的人。
路远碧天:形容路途遥远,天空碧蓝一片,强调环境的空旷与路途的遥不可及。
冷结:极寒导致的冰冻状态。
沙河:泛指沙漠中的河流,也可能特指丝绸之路中的某一段艰难路段。
力疲殚:力气耗尽,极其疲劳。
后贤:后代的有才德之人。
谙斯旨:熟悉、理解这个道理。
将经容易看:把佛经看得过于简单、不重视。

翻译

从晋朝到唐朝年间,高僧们为求佛法离开长安。
上百人出发归来不足十,后来者哪知前人的艰辛。
路途遥远天空只余寒冷冰雪,沙漠黄河遮天蔽日使人疲惫不堪。
后世学者如未深刻理解此意,往往会轻易对待佛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晋宋齐梁唐代间,为了求法而远离长安的艰辛旅程。诗中通过“去人成百归无十”强烈地表达了出行者寥寥,归来者更是少之又少的孤独与悲凉。接着,“后者安知前者难”则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深刻感悟,即后来的行者往往无法体会到先辈们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苦与孤寂。长久的道路仿佛被无情的蓝天冷漠地凝视,而行者则在不断前进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体力的消耗。

最后,“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表达了一种对后来者的提醒,即即便是智者也不易洞察先人留下的教诲。他们常常轻视前人的艰辛,将其经历简单化。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出家人求法的艰难与孤独,更反映了历史感和对知识传承的尊重。在这里,诗人通过个人旅程的描述,触及到了更深层次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