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溟此际谁与俱,钩帘宴坐心于于
出处:《题南溟息上人听松轩》
明 · 夏原吉
大雅久不作,钧天寂无音。
繁声急响徒乱耳,凉风古意谁存心。
南溟道人独尔得真趣,扫却哇淫拂尘虑。
縳茅直向吴山巅,绕屋森森种松树。
天风时自天际来,松声毕发真奇哉。
清如寥寥老鹤唳碧落,惊如匆匆万马奔黄埃。
又如瑶台三千仙子朝帝阙,环佩珊珊步明月。
琼林十八学士登瀛洲,轩盖翩翩振金节。
南溟此际谁与俱,钩帘宴坐心于于。
声来在松听在我,我心还似松声虚。
不抱焦尾琴,不弄柯亭竹,惟听髯龙吟。
岁寒更奇独,愧予走俗走未休,耳边安得辞諠啾。
南溟南溟为我留,半榻尚期后日重来游。
繁声急响徒乱耳,凉风古意谁存心。
南溟道人独尔得真趣,扫却哇淫拂尘虑。
縳茅直向吴山巅,绕屋森森种松树。
天风时自天际来,松声毕发真奇哉。
清如寥寥老鹤唳碧落,惊如匆匆万马奔黄埃。
又如瑶台三千仙子朝帝阙,环佩珊珊步明月。
琼林十八学士登瀛洲,轩盖翩翩振金节。
南溟此际谁与俱,钩帘宴坐心于于。
声来在松听在我,我心还似松声虚。
不抱焦尾琴,不弄柯亭竹,惟听髯龙吟。
岁寒更奇独,愧予走俗走未休,耳边安得辞諠啾。
南溟南溟为我留,半榻尚期后日重来游。
鉴赏
这首明代夏原吉的《题南溟息上人听松轩》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听松图景。诗人首先感叹古代雅乐久已不再,而息上人的听松轩则带来了一丝清凉古意,令人向往。南溟道人在此处独得真趣,远离尘嚣,将茅屋建在吴山之巅,四周松树环绕,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松涛之声犹如天风吹过,时而清越如老鹤长鸣,时而壮阔如万马奔腾,又如仙子朝拜和学士登瀛洲的宏大场面,充满了奇幻色彩。诗人沉浸在这美妙的声音中,心境与松声相融,感到心灵的空灵与虚静。
诗人表示自己并未携带乐器,而是纯粹地倾听松涛,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岁寒之美,对世俗的纷扰感到惭愧。他期待着能再次来访,与这松声相伴,享受片刻的安宁。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细腻的感受,展现了听松轩带给诗人的独特体验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