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无欢场,睥睨皆射堋
管弦十万户,夜夜闻喧腾。
不徒竹西寺,歌吹相豪矜。
一朝烽火急,廛市为沟塍。
风月无欢场,睥睨皆射堋。
荒荒野月白,照地如寒冰。
自从画江守,岁岁输金缯。
萧条闾井间,水旱又频仍。
我来经故里,日暮此一登。
隋唐倏己往,遗迹几废兴。
江山极苍莽,望之涕沾膺。
鉴赏
这首诗名为《竹西怀古》,是宋代诗人李易所作。诗中描绘了昔日淮南的繁华景象与今日的荒凉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开篇“淮南昔繁丽,富庶天下称”,点明淮南往日的繁荣与富饶,被誉为天下的富庶之地。接着“管弦十万户,夜夜闻喧腾”描绘了当时音乐与欢声的热闹景象,十万户人家,每晚都能听到乐声与喧闹,展现出当时的繁华与欢乐。
然而,“不徒竹西寺,歌吹相豪矜”之后,笔锋一转,描述了竹西寺的歌吹声,却不再是豪奢的象征,而是用来相互夸耀。这句转折,暗示着繁华背后可能存在的虚伪与炫耀。
紧接着“一朝烽火急,廛市为沟塍”,突然转向战乱的场景,昔日繁华的市场变为沟渠与田地,战争的残酷与破坏力跃然纸上。接下来“风月无欢场,睥睨皆射堋”,进一步描绘了战后凄凉的景象,连风月也无法带来欢乐,人们只能在箭靶前练习射箭,以示生存的艰难。
“荒荒野月白,照地如寒冰”一句,通过月光的描写,营造出一片荒凉冷寂的氛围,仿佛大地被一层寒冰覆盖,形象地表现了战后的荒凉与寒冷。
“自从画江守,岁岁输金缯”提到自古以来的战乱不断,每年都要付出大量的金银财宝,揭示了战争对国家和人民的沉重负担。
“萧条闾井间,水旱又频仍”描述了战后社会的萧条与频繁的自然灾害,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苦难。
最后“我来经故里,日暮此一登”,诗人亲自来到这片曾经熟悉的土地,日落时分进行了一次探访,表达了对故土的怀念与感慨。
“隋唐倏己往,遗迹几废兴”,感叹历史的更迭,隋唐时期的辉煌已成过去,遗迹在废墟与新生之间摇摆。
“江山极苍莽,望之涕沾膺”,站在辽阔的江山之上,诗人不禁泪湿衣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深感慨与对故土的深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展现了从繁华到荒凉的历史变迁,以及对战争、自然灾难、历史更迭的深刻反思,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