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瞻仰之,哀至自悲伤
往岁夏清和,母氏在我堂。
山妻奉肴黍,儿女绕成行。
怡然启慈颜,欢乐殊未央。
风木遽来催,人命展朝霜。
音容竟长诀,写影挂帷房。
虚无瞻仰之,哀至自悲伤。
时物次第生,我母不复尝。
旨酒虽盈荐,安得举此觞。
生存?鼎养,死慕徒沾裳。
山妻奉肴黍,儿女绕成行。
怡然启慈颜,欢乐殊未央。
风木遽来催,人命展朝霜。
音容竟长诀,写影挂帷房。
虚无瞻仰之,哀至自悲伤。
时物次第生,我母不复尝。
旨酒虽盈荐,安得举此觞。
生存?鼎养,死慕徒沾裳。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省曾对母亲去世后内心悲痛的深切表达。诗中通过回忆与母亲共度的温馨时光,以及母亲离世后留下的空虚与哀伤,展现了深沉的人伦情感。
首句“往岁夏清和”,描绘了过去夏日的宁静与和谐,暗示了与母亲共度的美好时光。接着,“母氏在我堂”点明了母亲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她不仅给予物质上的供养,更在精神上给予温暖与支持。“山妻奉肴黍,儿女绕成行”,生动地展现了家庭的和睦与温馨,母亲的慈爱如同阳光,照耀着每一个家庭成员。
然而,好景不长,时光荏苒,母亲的生命如风中的树木,突然被岁月的寒霜催促,走向生命的尽头。“音容竟长诀,写影挂帷房”,表达了对母亲离去的不舍与哀痛,母亲的声音与面容永远定格在记忆之中,无法再相见。诗人通过“虚无瞻仰之,哀至自悲伤”表达了内心的空虚与深深的哀悼之情。
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回想起母亲生前的种种,心中充满了怀念与遗憾。“时物次第生,我母不复尝”,感叹母亲再也无法品尝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这种失去的痛苦难以言表。即使“旨酒虽盈荐”,也无法慰藉失去母亲的痛苦,因为酒香中弥漫的是对母亲的思念与哀悼。
最后,“生存?鼎养,死慕徒沾裳”,表达了对母亲生前的照顾与死后哀思的矛盾心情。活着时,母亲给予了无尽的关爱与养育;而当她离开后,诗人只能徒增哀伤,泪水沾湿衣裳,却无法挽回逝去的生命。
整首诗以深情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从生前的温馨回忆到离世后的哀痛与怀念,展现了诗人对母亲深厚的情感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