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欲问津兮沂之水,其则不远兮,又焉知湘江之非欤
出处:《张丞相咏归亭词二首 其一》
宋 · 杨万里
湘之山兮幽幽,湘之水兮舒舒,我来兮桂之阳。
春聿云莫兮,上下绿净而交如。
鸟鸣兮花乾,彼湘之人士兮咏游而鱼鱼。
长者兮矩步,童子玉雪兮趋亦趋。
挟策兮抱琴,若将游兮物之初。
野风兮脩脩,吹万而不可执兮,所过而敷腴。
长者顾谓童子曰:快哉此风,吾为汝援琴而歌之。
歌曰:沧浪兮濯缨,风凉兮舞雩。
微德人兮焉归,以斯道兮金玉。
予欲问津兮沂之水,其则不远兮,又焉知湘江之非欤。
春聿云莫兮,上下绿净而交如。
鸟鸣兮花乾,彼湘之人士兮咏游而鱼鱼。
长者兮矩步,童子玉雪兮趋亦趋。
挟策兮抱琴,若将游兮物之初。
野风兮脩脩,吹万而不可执兮,所过而敷腴。
长者顾谓童子曰:快哉此风,吾为汝援琴而歌之。
歌曰:沧浪兮濯缨,风凉兮舞雩。
微德人兮焉归,以斯道兮金玉。
予欲问津兮沂之水,其则不远兮,又焉知湘江之非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水画卷,诗人杨万里在桂阳的湘水边,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他描述了山的幽静、水的舒缓,以及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中提到的“鸟鸣兮花乾”、“上下绿净而交如”,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接着,诗人描绘了湘水边的人们,他们或长或幼,举止优雅,或读书或抚琴,仿佛在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挟策兮抱琴,若将游兮物之初”,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然与内心的探索与追求。诗中的“长者矩步,童子玉雪兮趋亦趋”,既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也暗示了知识与智慧的传承。
“野风兮脩脩,吹万而不可执兮,所过而敷腴”,描绘了自然界的风,它无所不至,滋养着大地万物,象征着生命的生生不息。最后,长者对童子的对话,不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表达了通过音乐与诗歌来表达和传递这种美好情感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以及对精神自由与内在修养的向往,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