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哭昼倚门文伯母,建碑当户孝章妻全文

哭昼倚门文伯母,建碑当户孝章妻

出处:《陈仪翔哀词四章
明 · 张萱
媚珠池上草萋萋,吊鹤徘徊鸦乱啼。
哭昼倚门文伯母,建碑当户孝章妻
难兄已奉移根议,老友空缄寄泪题。
我已卜邻君省否,小檀栾畔凤台西。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萱所作的《陈仪翔哀词四章》中的第二章,以哀悼之情描绘了墓地的凄凉景象和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首句“媚珠池上草萋萋”,以“媚珠池”为背景,通过“草萋萋”描绘出墓地的荒凉与寂静,暗示了生命的消逝与自然的轮回。接着,“吊鹤徘徊鸦乱啼”一句,运用了鹤与鸦两种常见于墓地的意象,鹤的徘徊象征着对逝者的哀思,鸦的乱啼则增添了环境的悲凉气氛,两者相映成趣,强化了哀悼的氛围。

“哭昼倚门文伯母,建碑当户孝章妻”两句,直接点明了哀悼的对象,通过描述文伯母倚门哭泣、孝章妻建碑当户的情景,展现了亲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这里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也反映了传统社会中对孝道的重视。

“难兄已奉移根议,老友空缄寄泪题”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难兄的“移根议”可能是指对逝者后事的安排或对家族传承的思考,而“老友空缄寄泪题”则表达了老朋友在无法亲临现场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书信寄托哀思的心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无奈。

最后,“我已卜邻君省否,小檀栾畔凤台西”两句,诗人自问是否已经找到了与逝者相邻的位置,表达了希望与逝者相伴的愿望。同时,“小檀栾畔凤台西”这一景象,既是对墓地环境的描绘,也是对逝者所在之地的想象,充满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墓地景象的描绘和对逝者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沉的哀悼之情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