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开门拭眼看,膜拜已在地全文

开门拭眼看,膜拜已在地

出处:《题僧一空卷
明 · 张萱
五月十八日,为岁在壬子。
园公好午睡,日落犹未起。
忽闻剥啄声,门外一僧至。
开门拭眼看,膜拜已在地
手持友人书,云是希彝氏。
一空即此僧,久住回龙寺。
留坐请吃茶,絮絮复訾訾。
声音似闽人,兴宁毋乃是。
两颊晕红潮,米汁想所嗜。
合掌念弥陀,开口乞布施。
袖中出一卷,但乞诗与字。
且乞参政公,且乞正觉士。
且乞曾察院,且乞韩太史。
先来乞园公,幸莫惜牙齿。
欲游五台山,不知几千里。
远游有此卷,庶当出疆贽。
园公大摇手,尔亦何事此。
我字既不佳,诗亦不利市。
况我老实头,不识尔空义。
既是一空卷,何必诗满纸。
一空便俱空,如何又有尔。
我诗与尔法,如饿人放屁。
不臭亦不响,止是走閒气。
相对共拍掌,一笑不能止。
昨闻邻家哭,菩萨没道理。
邻有一少年,极喜作佛事。
嗟哉三十六,一病即长逝。
欲去问菩萨,菩萨都掉臂。
回头笑邻人,若亦没道理。
饭尽僧人吃,钱尽僧人使。
何益我毫毛,而望我福庇。
我非阎罗王,岂管尔生死。
园公闻此言,低头惟弹指。
尔僧游五台,亦是没巴鼻。
五台有文殊,不是当儿戏。
一空才出门,园公复隐几。
空来还空去,不满一空意。
再来乞园公,只此诗而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一空”的僧人向“园公”求取诗与字的故事。诗中充满了幽默与讽刺,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信仰的一些看法。

诗的开头描述了五月十八日的场景,园公午睡未醒,一位僧人来访。僧人手持友人之书,自称来自希彝氏,长期居住于回龙寺。他请求园公留坐并饮茶,交谈间透露出闽地口音,可能来自兴宁。僧人脸颊泛红,推测他喜爱米汁,双手合十念诵佛号,开口便请求布施。更有趣的是,僧人不仅请求诗与字,还特别提到希望得到参政公、正觉士、曾察院、韩太史等人的作品,甚至直接向园公索要。

园公面对僧人的请求,先是摇头拒绝,认为自己的字和诗都不佳,也不了解僧人的“空义”。接着,园公以幽默的方式回应,指出即使给予僧人诗与字,也如同饿人放屁,既无实质意义,也无实际价值。这种比喻生动地表达了园公对僧人行为的讽刺。

对话中,园公还提及了邻居家的少年,这位少年热衷于佛事,却在三十六岁时突然离世。园公感叹,即使是向菩萨求助,菩萨似乎也无能为力。通过这个故事,园公讽刺了佛教徒对死后世界的盲目信仰。

最后,僧人请求再次见园公,只希望得到园公的诗。园公则表示,既然僧人已经得到了诗,那么他的目的就已达成。整个故事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与批判,同时也展现了园公的智慧与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