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昨朝林下华筵开,花香飞入黄金罍全文

昨朝林下华筵开,花香飞入黄金罍

出处:《桂林歌赠友
明 · 解缙
永乐第八年庚寅,春王正月廿有四。
一阳真人驾诗槎,爱煞江流学文字。
游游漾漾清湖边,清湖万顷涵青天。
桑野模糊藏暮雨,柳州锦亘锁朝烟。
诗槎泊在沧洲背,忽见高林挺高桂。
桂家住得最清高,不比寻常岩穴巢。
借问春桂何事独无花,不与群卉争繁华。
姚黄魏紫矜富贵,桃红李白纷豪奢。
桂不能言答以意,芬芳要在风霜际。
千林万木摇落时,白蕊丹心方表异。
翡翠堆里金粟黄,千朵万朵联秋芳。
金风满天散露气,明月万斛悬天香。
昔年曾到广寒宫,芳菲绝似金林中。
玉兔捣药不顾盼,彩鸾起舞犹雍容。
嫦娥双双劝我酒,蟾蜍蹲踞来称寿。
自言捣得不死丹,昂头捧献前稽首。
金丹入手光陆离,呼吸元气餐紫芝。
遂令卖药遍天下,至今卖药仍卖诗。
卖诗卖到桂家去,桂家留我久停住。
婆娑老树凝冰霜,延蔓新枝庭下聚。
皎如玉树森成林,湛如明镜磨精金。
君家兄弟不易得,一门同气还同心。
戒审屏改警非意,瑶环瑜珥敦信谊。
读书不负功名期,好比燕山之窦氏。
昨朝林下华筵开,花香飞入黄金罍
门前长有车马至,座间尽是鸿儒来。
相逢不饮真负人,明香一炷时自熏。
兴来一扫千百纸,龙蛇腾跃随风云。
随风云,度银汉。
瑶池宴罢天上回,斫桂烧丹金不换。

鉴赏

此诗《桂林歌赠友》由明代诗人解缙所作,描绘了桂林山水之美及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欢愉场景。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桂林山水的清幽与壮丽,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首句“永乐第八年庚寅,春王正月廿有四”点明了时间背景,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历史的氛围。接着,“一阳真人驾诗槎,爱煞江流学文字”一句,将诗人比作一阳真人,驾着诗舟在江流中学习文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游游漾漾清湖边,清湖万顷涵青天”描绘了湖水的清澈与广阔,仿佛与天空相连,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接下来的“桑野模糊藏暮雨,柳州锦亘锁朝烟”,则通过对比暮雨与朝烟,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朦胧与神秘。

“诗槎泊在沧洲背,忽见高林挺高桂”将诗人的行舟与高耸的桂树巧妙结合,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桂树“不比寻常岩穴巢”的描述,强调了其独特与高雅。

“桂家住得最清高,不与寻常岩穴巢”这一句,通过桂树的特立独行,象征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追求。接下来的“借问春桂何事独无花,不与群卉争繁华”,则以桂树的静默无言,表达了对繁华世界的超脱态度。

“姚黄魏紫矜富贵,桃红李白纷豪奢”两句,通过对比其他花卉的奢华与桂树的淡然,进一步突出了桂树的独特魅力。桂树“芬芳要在风霜际”的描述,寓意其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洁的品格。

“千林万木摇落时,白蕊丹心方表异”描绘了桂树在秋风中的美丽,其“翡翠堆里金粟黄,千朵万朵联秋芳”更是将桂树的花朵描绘得如同金黄色的珍珠,充满了秋天的韵味。

“金风满天散露气,明月万斛悬天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进一步烘托了桂树的香气,使其成为自然界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昔年曾到广寒宫,芳菲绝似金林中”将桂树与月宫中的美景相联系,赋予其神话色彩,增强了其神秘与高雅的形象。

“玉兔捣药不顾盼,彩鸾起舞犹雍容”通过玉兔捣药与彩鸾起舞的场景,进一步描绘了桂树所在环境的祥和与美好。

“嫦娥双双劝我酒,蟾蜍蹲踞来称寿”一句,通过嫦娥与蟾蜍的互动,增添了诗的浪漫与趣味性,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欢乐。

“自言捣得不死丹,昂头捧献前稽首”通过桂树的自我表白,表达了其对生命的珍视与追求。

“金丹入手光陆离,呼吸元气餐紫芝”将桂树的香气与生命的力量相联系,进一步强化了其独特的魅力。

“遂令卖药遍天下,至今卖药仍卖诗”通过桂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与追求。

“卖诗卖到桂家去,桂家留我久停住”一句,通过桂树与诗人的互动,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与桂树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婆娑老树凝冰霜,延蔓新枝庭下聚”描绘了桂树的老树与新枝,既展现了其生命力的顽强,也象征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皎如玉树森成林,湛如明镜磨精金”通过比喻,将桂树比作玉树与明镜,进一步强调了其高洁与纯净。

“君家兄弟不易得,一门同气还同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之间深厚情感的赞美,强调了兄弟般的亲密关系。

“戒审屏改警非意,瑶环瑜珥敦信谊”通过戒律与礼仪的描述,强调了诗人与友人间的诚信与友谊。

“读书不负功名期,好比燕山之窦氏”通过类比,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与功名的追求,以及对窦氏家族的敬仰。

“昨朝林下华筵开,花香飞入黄金罍”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林下的盛宴,通过花香与黄金罍的结合,增添了宴会的豪华与浪漫。

“门前长有车马至,座间尽是鸿儒来”通过车马与鸿儒的描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高雅与尊贵。

“相逢不饮真负人,明香一炷时自熏”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愉与享受,通过明香的熏染,进一步增添了宴会的氛围。

“兴来一扫千百纸,龙蛇腾跃随风云”描绘了诗人挥毫泼墨的场景,通过龙蛇腾跃的比喻,展现了其书法的灵动与气势。

“随风云,度银汉。瑶池宴罢天上回,斫桂烧丹金不换”通过随风云、度银汉的描述,以及瑶池宴后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超凡脱俗与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桂林山水的描绘,以及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对知识与功名的追求,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桂林的山水之间,感受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欢乐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