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闻说熊罴参后乘,可容牛下有哀吟全文

闻说熊罴参后乘,可容牛下有哀吟

出处:《和胡戢七首 其五
宋 · 晁补之
时平未用入山深,岁晚何妨木秀林。
闻说熊罴参后乘,可容牛下有哀吟

注释

时平:太平时期。
山深:深山。
岁晚:年末。
木秀林:树木独自茂盛。
闻说:听说。
熊罴:熊和罴,古代传说中的猛兽。
后乘:猎人行列之后。
可容:能否容纳。
牛下:弱小的牛。
哀吟:哀鸣。

翻译

时局太平无需隐居深山,年末岁尾也无妨树木独自茂盛。
听说熊罴这样的猛兽也会出现在猎人的行列之后,难道就不能容忍弱小的牛发出哀鸣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和胡戢七首(其五)》。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和平时期无需隐居山林的感慨,以及对于晚年生活的一种淡然态度。"时平未用入山深"表明在太平盛世,诗人认为不必过于避世;"岁晚何妨木秀林"则暗示即使年事已高,也能欣赏树木在秋季依然繁茂的景象,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闻说熊罴参后乘,可容牛下有哀吟",通过比喻来表达更深一层的含义。"熊罴"象征勇猛或权势,"后乘"可能指代接班人或后辈,这里暗指自己虽年老,但仍有见识和经验可供后人借鉴。"牛下有哀吟"则以牛的低鸣声比喻自己的低调和谦逊,即使在低位,也愿意分享智慧,传递哀伤或忧虑的声音。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洞察,对自己角色的定位,以及对后辈的期待,展现出一种既超脱又负责任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