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书聊可截,匹柳复宜春
出处:《赋得蒲生我池中诗》
南北朝 · 萧绎
池中种蒲叶,叶影荫池滨。
未好中宫荐,行堪隐士轮。
为书聊可截,匹柳复宜春。
瑞叶生苻苑,镂碧献周人。
未好中宫荐,行堪隐士轮。
为书聊可截,匹柳复宜春。
瑞叶生苻苑,镂碧献周人。
鉴赏
此诗《赋得蒲生我池中》是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所作。诗中描绘了池塘中生长的蒲草,其叶影投射在岸边,既不显华贵,适于隐士之居,又可用来书写或编结,具有实用与美观并重的特点。蒲叶不仅在苻苑中孕育出吉祥之象,更被周人雕琢成碧绿的精美之物,象征着自然与文化的和谐共生。
诗中“池中种蒲叶,叶影荫池滨”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池塘边蒲叶生长的景象,叶影覆盖在岸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未好中宫荐,行堪隐士轮”则进一步说明了蒲叶虽非宫廷佳品,却适合隐居者的日常所需,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为书聊可截,匹柳复宜春”则点明了蒲叶的实用价值,无论是用来书写还是编织,都别具一番风味。“瑞叶生苻苑,镂碧献周人”最后两句则以蒲叶在历史上的象征意义收尾,蒲叶在古代被视为吉祥之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寓意,从苻坚的苑囿到周人的雕琢,展现了蒲叶跨越时空的文化价值。整首诗通过对蒲叶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