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稷缘高殖,穱稌即卑盛
出处:《赋贫民田诗》
南北朝 · 谢朓
假遇非将迎,靖共延殊庆。
中岁历三台,旬月典邦政。
曾是共治情,敢忘恤贫病。
将无富教礼,孰有知方性。
敦本抑工商,均业省兼并。
察壤见泉脉,觇星视农正。
黍稷缘高殖,穱稌即卑盛。
旧埒新塍分,青苗白水映。
遥树匝清阴,连山周远净。
即此风云佳,孤觞聊可命。
既微三载道,庶藉两歧咏。
俾尔仓廪实,余从谷口郑。
中岁历三台,旬月典邦政。
曾是共治情,敢忘恤贫病。
将无富教礼,孰有知方性。
敦本抑工商,均业省兼并。
察壤见泉脉,觇星视农正。
黍稷缘高殖,穱稌即卑盛。
旧埒新塍分,青苗白水映。
遥树匝清阴,连山周远净。
即此风云佳,孤觞聊可命。
既微三载道,庶藉两歧咏。
俾尔仓廪实,余从谷口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假遇:偶然相遇。非将迎:不刻意逢迎。
靖共:恭敬地。
延:延续。
殊庆:特殊的喜庆。
中岁:人到中年。
三台:高位,比喻重要的职位。
旬月:短时间内。
典:掌管。
邦政:国家政务。
共治:共同治理。
情:情感,这里指同事间的情谊。
敢忘:怎敢忘记。
恤:关心。
贫病:贫困与疾病。
将无:若非。
富教:富有教养。
礼:礼节。
孰有:谁能。
知方性:通晓处世的本性。
敦本:重视根本,这里指农业。
抑:抑制。
工商:商业。
均业:平衡产业。
省:减少。
兼并:土地兼并。
察壤:观察土地。
泉脉:水源。
觇星:观测星辰。
农正:农时,适宜耕作的时间。
黍稷:两种粮食作物,泛指农作物。
缘:沿着,此处意为在…处。
高殖:茂盛地生长。
穱稌:稻谷。
卑盛:在低处旺盛生长。
旧埒:旧的田埂。
新塍:新的田埂。
分:分明,清晰可辨。
青苗:绿苗。
白水:清水。
映:映衬。
遥树:远处的树木。
匝:环绕。
清阴:清新的树荫。
连山:连绵的群山。
周:围绕。
远净:远山清新干净。
风云佳:风云美妙,比喻景象美好。
孤觞:独自举杯。
聊可:足以。
命:尽兴,享受。
既微:虽然微小。
三载道:三年的施政之道。
庶藉:或许能凭借。
两歧咏:这两句诗的颂扬。
俾尔:使你。
仓廪实:粮仓充实。
余:我。
从:随之,跟随。
谷口郑:谷口的隐士郑璞,比喻隐居生活。
翻译
偶然相遇不刻意逢迎,恭敬地延续这特殊的喜庆。人到中年历经高位,短时间内掌管国家政务。
曾经共事治理的情感,怎敢忘记关心贫困与疾病。
若非富有教养与礼节,谁又能通晓处世的本性。
重视农业抑制商业,平衡产业减少兼并。
观察土地发现水源,观测星辰以定农时。
高处种植黍稷茂盛,低洼处稻谷丰收。
新旧田埂分明,绿苗映衬着清水。
远处树木环绕清荫,连绵群山四周清新。
此景风云美妙,独自举杯亦足以尽兴。
虽微小三年施政之道,或许能借这两句诗颂扬。
使你的粮仓充实,我愿随之如同谷口的隐士郑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理想中的理想君主或官员,在治国安邦的过程中,关心民生疾苦,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理想政治生活的向往。
"假遇非将迎,靖共延殊庆"表达了君主或官员在遇到百姓时,不是以权势相待,而是以平和之心,带来特别的喜悦。
"中岁历三台,旬月典邦政"则描绘了治理国家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每个月份都有其特定的政治活动和管理。
"曾是共治情,敢忘恤贫病"表明作者强调领导者应当与民众共同治理国家,不应忘记对贫困和疾病的关怀。
诗中还提到了教育礼仪的重要性,以及对农业生产的重视。通过观察土地中的水脉、星象以及农时,展现了对农业生产的关注。
"黍稷缘高殖,穱稌即卑盛"描绘了谷物生长的情景,而"旧埒新塍分,青苗白水映"则是对田间景象的细腻描写。
最后几句"遥树匝清阴,连山周远净。即此风云佳,孤觞聊可命。既微三载道,庶藉两歧咏"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赞美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政治生活的描绘,展示了一种和谐、公平与关怀民众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