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住山乡宜拙性,每闻樵唱喜忘言
出处:《似雅侄西庄野酌》
明 · 黄公辅
六月凉生何处墩,游踪汗漫野人浑。
岩头老树摇阶影,亭畔飞花扑酒樽。
惯住山乡宜拙性,每闻樵唱喜忘言。
微风向夕翻衣袂,低拂秾阴不滞痕。
岩头老树摇阶影,亭畔飞花扑酒樽。
惯住山乡宜拙性,每闻樵唱喜忘言。
微风向夕翻衣袂,低拂秾阴不滞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在乡村野地饮酒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联“六月凉生何处墩,游踪汗漫野人浑”,开篇即以“六月”点明季节,虽是酷暑时节,却意外地感受到凉意,这凉意或许来自远处的山墩,或是内心的一份宁静。诗人游踪无拘无束,仿佛融入了自然之中,成为这片田野的一部分,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
颔联“岩头老树摇阶影,亭畔飞花扑酒樽”,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幽静与美好。岩石之上,老树摇曳,树影斑驳,投射在地面上,形成一幅动中有静的画面。亭边,飞舞的花瓣轻巧地落在酒杯上,既增添了生活的趣味,也象征着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颈联“惯住山乡宜拙性,每闻樵唱喜忘言”,表达了诗人对山乡生活的喜爱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长期居住在山乡,他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节奏和淳朴的人情味,听到樵夫的歌声,便能暂时忘记言语,沉浸于这份自然与宁静之中,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尾联“微风向夕翻衣袂,低拂秾阴不滞痕”,以微风作为收束,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微风吹过,轻轻翻动衣袖,拂过浓密的树荫,不留痕迹的画面。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温柔与细腻,也暗示了诗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以及他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深深喜爱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傍晚乡村野地的宁静与美好,以及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境,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