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习乡君解否,须知齿发易骎骎
出处:《代谭与可谢石大夫乡饮酒》
宋 · 刘宰
大夫举酒属青衿,八十衰翁亦许临。
要向席间明厚意,敢辞酒半效狂吟。
持身勿使亏名义,学古还须探圣心。
元日习乡君解否,须知齿发易骎骎。
要向席间明厚意,敢辞酒半效狂吟。
持身勿使亏名义,学古还须探圣心。
元日习乡君解否,须知齿发易骎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大夫:古代对官员或有学问的人的尊称。青衿:古代学子的服装,借指年轻学子。
衰翁:年老体衰的人。
临:参加。
明厚意:明确表达深厚的情谊。
敢辞:不怕,敢于。
狂吟:放声吟唱,此处可能指豪放饮酒后作诗。
亏名义:损害名誉。
探圣心:探索圣贤的思想精髓。
元日:新年第一天。
习乡君:家乡的长者或尊者。
齿发易骎骎:年纪大了,头发牙齿容易脱落,形容时光流逝。
翻译
大夫举起酒杯劝饮青年学子,即使年迈的老人也愿意前来参加。他要在宴席上表达深深的敬意,哪怕喝醉也要放声吟诗。
保持品行,不要让名誉受损,学习古人还要探究圣人的思想。
新年第一天,我想问你是否理解了这些道理,要知道岁月不饶人,青春易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和谐的乡间酒会氛围,诗人以轻松自如的笔触展现了对友情和学问的重视。开篇即刻画出一位年迈的长者在酒宴中被邀请参加的情景,通过“大夫举酒属青衿”可见尊老敬贤之风。而“八十衰翁亦许临”则透露出诗人对年龄不减热情的赞赏。
接着,“要向席间明厚意,敢辞酒半效狂吟”表达了诗人想要在宴席间表达深厚的情谊,即使是年迈之人也愿意放开束缚,尽情享受这份聚首的喜悦。这里的“狂吟”并非贬义,而是表现了一种不羁的自由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持身勿使亏名义,学古还须探圣心”中,诗人提醒自己要保持操守,不辱所学,同时也强调了学习古代圣贤之道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最后,“元日习乡君解否,须知齿发易骎骎”则是在新的一年里,诗人希望能够理解和领悟君子的教诲,并认识到时间流逝,岁月匆匆,提醒自己要珍惜每一天。
整首诗通过对乡间酒会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人文情怀,也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崇尚学问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