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齐鲁何须问,千古登封只草莱
出处:《登太山》
宋 · 郭贲
双屐冲烟上泰台,欲将老眼傍天开。
春深叠嶂晴看雪,雨后飞泉夜听雷。
玉节攒苍烟浩渺,群山裂翠壁崔嵬。
目前齐鲁何须问,千古登封只草莱。
春深叠嶂晴看雪,雨后飞泉夜听雷。
玉节攒苍烟浩渺,群山裂翠壁崔嵬。
目前齐鲁何须问,千古登封只草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双屐:两双木屐。泰台:泰山。
老眼:老眼昏花的眼睛。
傍天开:接近天空。
春深:春天深入。
叠嶂:重叠的山峰。
晴看雪:在晴天看如雪的山景。
雨后飞泉:雨后的瀑布。
玉节:象征权力或尊贵的玉制符节。
攒苍烟:在苍茫的烟雾中聚集。
浩渺:广阔无垠。
崔嵬:高大险峻。
目前:眼前。
齐鲁:古代中国地区名,今山东和河北部分地区。
何须问:何必去询问。
登封:泰山封禅。
草莱:荒草丛生的地方,比喻未开发之地。
翻译
穿着两双木屐冒烟直上泰山台,想要用老眼去亲近那广阔的天空。春天深处,连绵的山峦在晴天像积雪般层层叠叠,雨后夜晚听到泉水如雷鸣般飞溅。
玉色的符节在苍茫的烟雾中显得浩渺,周围的群山像裂开的翠绿墙壁般巍峨壮观。
眼前的齐鲁大地何必再去询问,千百年来,泰山的封禅仪式不过是一片荒草而已。
鉴赏
这首宋诗《登太山》是郭贲所作,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登临泰山的壮丽景象。首句“双屐冲烟上泰台”,形象地写出诗人穿着木屐,冒着烟雾攀登泰山的艰辛与决心。接着,“欲将老眼傍天开”表达了诗人期待通过登高望远,让眼界开阔,心境也随之升华。
“春深叠嶂晴看雪”描绘的是春天泰山峰峦叠嶂,即使在晴朗的日子也能看到如雪般的云雾缭绕,增添了神秘感。而“雨后飞泉夜听雷”则写出了雨后的夜晚,泉水潺潺,仿佛能听到远处的雷声,动静结合,富有诗意。
“玉节攒苍烟浩渺”中的“玉节”可能象征着诗人的高尚节操,与浩渺的苍烟相映,显得更加峻峭而深远。“群山裂翠壁崔嵬”则运用夸张手法,描绘出山势的雄伟壮观,翠壁高耸入云。
最后两句“目前齐鲁何须问,千古登封只草莱”,诗人感慨万千,认为眼前的景色已足以令人忘却历史的沧桑,泰山的壮美超越了时间的流转,即使是古代的封禅盛事,在此刻也显得微不足道,只剩下一片草莱之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泰山的自然景观,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展现了宋人登高览胜的豪情与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