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漫向弥陀论法嗣,只今龙象在江南全文

漫向弥陀论法嗣,只今龙象在江南

苍茫云气百花潭,总为灵光下郁蓝。
般若向来传自在,圆通浑欲问瞿昙。
须弥界似移金竺,兜率天疑近太函。
漫向弥陀论法嗣,只今龙象在江南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名为《十九日为大士诞辰司马公施像庵中适余为友人邀游别墅奉寄四章(其二)》。诗中描绘了云气缭绕、百花潭边的景象,以及对佛法的深刻思考与向往。

首句“苍茫云气百花潭”,以“苍茫”形容云气的广阔无垠,与“百花潭”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总为灵光下郁蓝”一句,将目光聚焦于潭水之下的灵光,暗示着深邃的智慧和内心的平静。

“般若向来传自在,圆通浑欲问瞿昙”两句,运用佛教术语“般若”和“圆通”,表达了对佛法的追求和对佛陀的敬仰。这里的“般若”指的是智慧,“自在”则意味着自由与解脱;“圆通”则是指一切法门都能通达真理,而“瞿昙”是佛陀的姓氏,这里借指佛陀或佛法。

“须弥界似移金竺,兜率天疑近太函”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须弥山和兜率天与金竺、太函相联系,展现了对佛教世界的向往和想象。须弥山是佛教中的圣山,金竺则象征着佛教圣地,兜率天是佛教中的欲界天之一,太函可能是指佛教经典集大成之处。

最后,“漫向弥陀论法嗣,只今龙象在江南”两句,表达了对佛法传承的思考和对当代高僧大德的景仰。这里“弥陀”指的是阿弥陀佛,代表西方极乐世界;“法嗣”意为佛法的继承者;“龙象”则比喻高僧大德,暗示这些高僧大德在江南地区继续弘扬佛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佛法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智慧生活的向往。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