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忆鲙几时归海上,吹箫曾记到吴门全文

忆鲙几时归海上,吹箫曾记到吴门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蓬蒿三径谢芳荪,轩盖何期枉见存。
忆鲙几时归海上,吹箫曾记到吴门
斗牛剑合元同气,南北潮生各异痕。
犹有一人知己在,五羊城下旧虞园。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次答张损持太史二首(其一)》。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首联“蓬蒿三径谢芳荪,轩盖何期枉见存。”以“蓬蒿”和“三径”描绘了诗人隐居的生活环境,用“谢芳荪”表达了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而“轩盖何期枉见存”则表达了对友人来访的意外惊喜和感激之情。

颔联“忆鲙几时归海上,吹箫曾记到吴门。”通过回忆与友人的相聚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厚怀念。“忆鲙”可能是指友人曾一起品尝过的美味,“归海上”和“到吴门”则是对两地相聚的地点的描述,充满了浪漫与诗意。

颈联“斗牛剑合元同气,南北潮生各异痕。”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友情比作“斗牛剑合”,强调了友谊的坚固与纯粹。同时,通过“南北潮生”描绘了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暗示了友情跨越时空的力量。

尾联“犹有一人知己在,五羊城下旧虞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即使在远离故乡的地方,也还有知心的朋友相伴。最后提到的“五羊城下旧虞园”,可能是诗人与友人共同回忆中的一个地点,进一步深化了友情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深深珍视。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