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情犹敛,映日转黄昏
初出情犹敛,映日转黄昏。
须臾飞艳魄,舒心遍乾坤。
妆成锦霞拥,轮动彩云奔。
关河难阻隔,蟾兔岂嚣烦。
我视空明质,如开四照轩。
谁种八衢花,向此不夜园。
玉毫光可数,银汉净无痕。
桂树千年色,婵娟万古魂。
魂以高自洁,色以素常存。
流华安可即,远意正堪论。
鉴赏
这首《咏望月》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深远的意境。
首句“瑶宫太阴元,启镜当天门”以瑶宫喻指月亮,将其比作太阴之元,启镜则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升起时如同开启了一面巨大的镜子,照亮了天门,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景象。
“初出情犹敛,映日转黄昏”描述了月亮初升时的情景,虽然光芒尚未完全绽放,但已能映照出黄昏的景象,暗示着月亮即将成为夜晚的主宰。
“须臾飞艳魄,舒心遍乾坤”中的“飞艳魄”生动地描绘了月亮在天空中迅速移动,其光芒洒满大地,让人心情舒畅,感受到宇宙的广阔与和谐。
“妆成锦霞拥,轮动彩云奔”进一步渲染了月亮的美丽,仿佛它被锦霞环绕,轮子在空中转动,带动着彩云飞奔,展现出一幅绚烂多彩的画面。
“关河难阻隔,蟾兔岂嚣烦”表达了月亮的光芒能够穿透重重障碍,即使在遥远的地方也能看到,暗示了月亮的永恒与普遍性,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我视空明质,如开四照轩”将月亮的明亮与清澈比作打开的四照轩,强调了月亮的纯净与光明,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谁种八衢花,向此不夜园”则通过想象月亮下盛开的花朵,以及不夜的花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玉毫光可数,银汉净无痕”描绘了月亮的光芒如同玉石般细腻,银河也因月光的照耀而显得格外清澈,没有一丝尘埃。
“桂树千年色,婵娟万古魂”将月亮比作千年桂树的颜色,以及永恒不变的婵娟之魂,强调了月亮的恒久与美丽。
“魂以高自洁,色以素常存”表达了月亮以其高洁的灵魂和素雅的颜色,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美好象征。
“流华安可即,远意正堪论”最后两句提醒我们,月亮的美丽是无法轻易触及的,但其深邃的意义和情感却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月亮作为自然界中一个独特而美丽的存在,不仅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