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多远恨,雪涕盈芳辰
应由放忠直,在此成漂沦。
嘉艳皆损污,好音难殷勤。
天涯多远恨,雪涕盈芳辰。
坐哭青草上,卧吟幽水滨。
兴言念风俗,得意唯波鳞。
枕席病流湿,檐楹若飞津。
始知吴楚水,不及京洛尘。
风浦荡归棹,泥陂陷征轮。
两途日无遂,相赠唯沾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冻:冻结。零落:凋零。
忠直:忠诚正直。
漂沦:漂泊困顿。
损污:玷污。
殷勤:频繁、热烈。
天涯:远方。
雪涕:泪水如雪。
青草:草地。
幽水:幽静的水边。
波鳞:比喻鱼儿在水中游动。
流湿:浸湿。
飞津:飞溅的水汽。
吴楚水:吴楚之地的水。
京洛尘:京城洛阳的尘土。
荡归棹:摇晃的归舟。
征轮:行驶中的车辆。
沾巾:以泪水相赠。
翻译
江面上的花草树木在寒冷中冻结,雨中凋零,春天的气息已逝。这或许是因为忠诚正直的性格被放逐,导致了如今的漂泊困顿。
美好的花朵遭受玷污,动听的声音也难以再听到。
身处远方,满心遗憾,泪水如雪般在美好的日子中流淌。
我坐在青草地上哭泣,躺在幽静的水边吟唱。
想到社会风气,只有鱼儿能在水中自由,我却只能感慨。
病痛使我床席都浸湿,屋檐下仿佛有飞溅的水汽。
现在我才明白,吴楚之地的水,比不上京城洛阳的尘土。
风吹过江面,摇晃着归舟,泥泞的道路使车轮陷入。
两条路都无法顺利前行,只能以泪水相赠,聊表心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雨景,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美好而易逝的感慨,以及个人处境的无奈与哀愁。诗中“江上花木冻,雨中零落春”两句,以冷冽的笔触勾勒出早春时节的萧瑟景象,花木尚未完全复苏,却又遭遇了春雨的侵袭,表达了春意难留的情怀。
接着“应由放忠直,在此成漂沦”二句,则转换了语气,从自然景物转向人事变化。诗人借用古代忠臣应由的故事,隐喻自己因直言而遭受不幸,与世事无情相比,自身也如同被冲刷的落叶,无处容身。
“嘉艳皆损污,好音难殷勤”一句,进一步表达了美好的东西易受损害,美妙的声音难以持续,这里的“嘉艳”指的是春天的繁华,“好音”则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的才华或声音,都遭到了破坏和中断。
“天涯多远恨,雪涕盈芳辰”一句,则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挚爱之人的思念与哀愁。这里的“天涯”象征着遥远的距离,“雪涕”则是春日雨水的隐喻,而“盈芳辰”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的时光难以留住。
随后“坐哭青草上,卧吟幽水滨”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之情。诗人在青草地上坐着哭泣,在幽静的小溪边卧吟,展现了一种绝望与悲凉的情绪。
“兴言念风俗,得意唯波鳞”一句,则是说当诗人谈及世态时,不禁思念往昔,而真正能让他感到心旷神怡的,只有水波和鱼鳞之类自然景象了。这反映出诗人对传统风俗的怀念,以及在个人的情感世界中,寻找到的那份微小安慰。
“枕席病流湿,檐楹若飞津”一句,则描述了诗人身体上的不适和居住环境的恶劣。他的床席因潮湿而受尽疾痛,而屋檐下的水滴如同飞逝的津流,这些都是对他内心哀愁的外在写照。
“始知吴楚水,不及京洛尘”一句,透露出诗人对身处之地的不满和向往远方的心情。这里的“吴楚水”指的是长江流域,而“京洛尘”则是中原地区,这里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于繁华都市生活的厌倦。
最后,“风浦荡归棹,泥陂陷征轮。两途日无遂,相赠唯沾巾”一句,则写出了诗人的旅途艰辛和友情的珍贵。在风雨中行走,车轮陷入泥泞之中,旅途多阻,唯一能表达心意的,只有那沾湿了泪水的手帕作为赠送。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雨景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状态,是唐代诗人孟郊在个人遭遇和社会环境中所作的一次情感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