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迟高驾醉壶觞,一倾积愫娱晨夕
出处:《叠韵再和》
清末民国初 · 祝廷华
笔花大放春正月,淋漓满纸云烟迹。
韩潮苏海公兼之,此才讵易求山泽。
造物生才转忌才,市隐乃有斯人宅。
驰骤名场数十年,庆逢花甲为加额。
我公微时即负名,膏火不继呼将伯。
鏖战不肯閒寒暑,阨穷无损家清白。
交游当世悉文豪,意气轮囷肝胆赤。
肉眼不识瑰异材,刘蕡未展青云翮。
退归林下拥皋比,楚材晋用尊前席。
兰陵士女多才名,成材胥感贤师力。
吾家先达昔有人,曾将文稿兼诗刻。
我公幼抱幽草思,老来尤挺寒松格。
等身著作寿名山,得者当如拱璧获。
笑我病足不入园,咫尺千里同逐客。
晨兴嘉藻慰孤怀,比之药石胜千百。
我生浩劫虽已过,沈观世变忧未释。
愿迟高驾醉壶觞,一倾积愫娱晨夕。
短才蹇劣何足言,耽吟况未知绳尺。
书来谀奖乃过望,曲高不和难宽责。
惜哉俗累未能祛,此心终以形为役。
韩潮苏海公兼之,此才讵易求山泽。
造物生才转忌才,市隐乃有斯人宅。
驰骤名场数十年,庆逢花甲为加额。
我公微时即负名,膏火不继呼将伯。
鏖战不肯閒寒暑,阨穷无损家清白。
交游当世悉文豪,意气轮囷肝胆赤。
肉眼不识瑰异材,刘蕡未展青云翮。
退归林下拥皋比,楚材晋用尊前席。
兰陵士女多才名,成材胥感贤师力。
吾家先达昔有人,曾将文稿兼诗刻。
我公幼抱幽草思,老来尤挺寒松格。
等身著作寿名山,得者当如拱璧获。
笑我病足不入园,咫尺千里同逐客。
晨兴嘉藻慰孤怀,比之药石胜千百。
我生浩劫虽已过,沈观世变忧未释。
愿迟高驾醉壶觞,一倾积愫娱晨夕。
短才蹇劣何足言,耽吟况未知绳尺。
书来谀奖乃过望,曲高不和难宽责。
惜哉俗累未能祛,此心终以形为役。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祝廷华所作的《叠韵再和》。诗中描绘了对才华横溢之人的赞美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才能不足的自谦与对社会变迁的忧虑。
诗的开头“笔花大放春正月”,以春天的生机勃勃比喻才华的绽放,形象生动。接着“韩潮苏海公兼之”一句,暗指诗中的主人公才华横溢,堪比韩愈、苏轼等文学大家。诗人通过“造物生才转忌才”表达了对天才的保护与珍惜,以及对市井中能容纳如此人才的住宅的赞叹。
“驰骤名场数十年”描述了主人公在文坛上的奋斗历程,“庆逢花甲为加额”则表达了对其年届六十仍能继续创作的祝贺。接下来的“我公微时即负名”到“肝胆赤”部分,是对主人公早年虽贫困但志向远大的赞扬,以及其忠诚正直的品质。
“肉眼不识瑰异材”一句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未能发现人才的遗憾,“刘蕡未展青云翮”借用典故,表达了对主人公未能充分施展才华的惋惜。之后“退归林下拥皋比”到“楚材晋用尊前席”则是对主人公退居山林但仍受人尊敬的描述,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
“吾家先达昔有人”到“得者当如拱璧获”部分,是对家族传统与个人成就的自豪,以及对作品价值的肯定。最后,“笑我病足不入园”到“曲高不和难宽责”表达了对自身才能的谦逊态度,以及对社会评价的期待与担忧。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才华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人文关怀。